地役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地役权法律知识

地役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12-31

 
22030
地役权是一种约定的物权,为了提高自己不动产的利用效率,双方当事人是可以约定地役权的,需要签订地役权合同,约定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的。那么,地役权人的权利义务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地役权人的权利义务

一、地役权人的权利

(一)供役地的使用权

地役权是为了需役地便利而设定的权利,地役权人有权使用供役地,以满足需役地的需求。地役权人可以通过积极行为利用供役地,也可以通过消极不作为限制供役地人对供役地的使用。然而,地役权人的使用应符合地役权设定的目的和范围,不能随意行使权利。例如,如果设定的是道路通行地役权,地役权人可以修筑道路以供通行;如果设定的是通风地役权,则可以在供役地建筑物上开凿窗户以利通风;如果设定的是眺望地役权,则有权请求供役地人不得在供役地上建造高度会影响地役权人眺望的房屋。

地役权的使用范围取决于地役权的取得方式。在合同设定地役权的情况下,使用范围应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并进行登记。在让与或继承取得地役权的情况下,应按原有范围行使。在因时效取得地役权的情况下,应按原来行使地役权的意思和登记内容确定。如果在地役权设定合同中对使用范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地役权人可以根据需役地的便利所需,在对供役地损害最小的场所和方式进行,以保护供役地人的利益。在使用范围不明确的情况下,当需役地的需要增加时,地役权的利用范围应相应扩大。例如,甲在乙的土地上设定了汲水地役权,以乙地之水供其家用。随着甲家人口的增加,甲应允许增加汲水量以满足生活所需。然而,如果需役地的需要增加是由于地役权人的人为原因,例如甲将其居住用房改为开设旅馆,导致需增加汲水量,则不允许地役权的范围自然扩大。

地役权人对供役地的使用并不具有独占性,因此地役权人不仅可以与供役地人共同使用供役地,而且在同一供役地上可以设定多个地役权。在权利不冲突的情况下,地役权人可以与其他权利人共同使用供役地。然而,在权利冲突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优先次序。当与供役地所有人的利益冲突时,应按照双方当事人原约定的内容确定优先次序。如果没有约定,则应遵循定限物权优先于所有权的原则,确认地役权人对供役地有优先使用权。当地役权与供役地的其他使用人冲突时,如果地役权为物权,应按照物权发生的先后次序确定优先使用的顺位。如果地役权为债权,除租赁权外,应按照物权优先于债权的原则,地役权人的使用次序优先于债权。当地役权与其他地役权冲突时,应适用物权优先效力的原则,成立在先的地役权应优先于成立在后的地役权。然而,在设定用水地役权的情况下,应根据《日本民法典》的规定,如果用水地役权的供役地上的水不能满足需役地和供役地的需要,应根据各地的需要,先供应家庭用水,如果有剩余,则供其他用途。这一规定似乎是对上述优先原则的例外。

(二)从事必要的附随行为

根据地役权设定的目的,地役权人在行使或维持其权利时,有权在供役地上从事必要的附随行为。根据《瑞士民法典》的规定,权利人为保持并行使地役权,有进行一切必要行为的权利。然而,在进行这些附随行为时,地役权人应尽量选择对供役地损害最小的方式。供役地人不得阻碍他人行使地役权或使他人难以行使地役权。在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中,地役权人因行使或维持其权利而进行必要的行为,应选择对供役地损害最小的方式和地点。这些附随行为包括设置工作物的行为。地役权人为实现对需役地的权利,通常需要进行一定的附随行为,以达到利用供役地的目的。例如,为了从供役地取水,地役权人必须通过供役地。这里的通行行为并不是地役权人的目的,而是为了实现取水目的而必须采取的措施,是附随于取水地役权而存在的权利。一旦地役权消失,该权利也随之消失。为了实现利用目的,地役权人还可以在供役地上设置并保有附属工作物,例如为了取水而在供役地上埋设涵管或修筑明渠。地役权人在设置这些工作物时,供役地人应予准许。上述附随行为和工作物的设置都必须是行使或维持其权利所必要的。所谓必要,是指如果不这样做,地役权就无法实现,也就是选择对供役地损害最小的方式进行,不得增加供役地的负担。例如,对于取水地役权来说,如果可以埋设涵管,就不得修筑明渠;如果有道路直接到达供役地上的水塘边,就不需要通过供役地通行。

(三)物上请求权

地役权人在设定目的范围内,享有以他人不动产供其不动产使用便利的权利,基于其享有的物权,地役权人可以请求返还、除去或防止无权占有、侵害或有妨害地役权的行为。地役权人可以凭借物上请求权,排除他人的非法侵害或妨害,恢复其权利的完整支配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在地役权人是否享有返还请求权的问题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不同。根据《德国民法典》的规定,地役权受到妨害时,地役权人享有排除和停止侵害的请求权。德国学者认为,由于地役权人通常不是供役地的占有人,因此不能享有返还请求权。而根据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规定,地役权人享有原物返还请求权。台湾地区的学者普遍认为,地役权需随供役地而行使,如果供役地被他人无权占有而妨害地役权的行使,为了彻底排除妨害,保障地役权的安全,地役权人应有返还请求权。我们认为,台湾地区的法律规定更为周全。尽管根据法理,原物返还请求权的行使需要物权人享有占有权,而地役权通常不包括占有权,如果供役地被他人占有而不妨害地役权的行使,地役权人当然没有必要行使返还请求权。然而,如果地役权的内容需要占有供役地,而该供役地被他人无权占有,导致地役权人无法行使权利,地役权人应有请求该他人将供役地交还地役权人占有或管理的必要。

二、地役权人的义务

(一)避免对供役地的损害

从供役地的角度来看,地役权是一种负担或义务,是对供役地人权利的限制。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地役权人在行使或维持其权利时,应尽可能避免对供役地造成损害。关于地役权人的这一义务,《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都有规定。根据《德国民法典》的规定,地役权人在行使地役权时应尽可能保护供役地所有权人的利益。根据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的规定,地役权人因行使或维持其权利而进行必要的行为时,应选择对供役地造成最小损害的方式和地点。地役权人应选择损害最小的方式行使其权利,尽量保护供役地人的利益,体现公平的法律价值。如果地役权人超出损害最小限度,滥用其权利,造成供役地损害,应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

(二)工作物的维护及允许使用

为了实现利用目的,地役权人有权在供役地上设置并保有工作物,但应限于行使或维持其权利所必要的范围,并对这些工作物负有维护义务,避免因工作物的损坏而损害供役地人的利益。与此同时,在不妨碍地役权行使的范围内,应允许供役地人使用这些工作物,避免重复设置造成浪费,提高工作物的利用效率。例如,地役权人为行使其通行权,在供役地上修建了道路,那么地役权人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应对道路进行维护修理,并且不得拒绝供役地人在道路上通行。根据《德国民法典》的规定,地役权人为行使地役权而在供役地上设置设备的,在供役地所有权人的利益所需范围内,地役权人应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根据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的规定,供役地上的设备属于地役权范围内的,在地役权的利益所需范围内,可以规定供役地所有权人应维护该设备。供役地所有权人享有对该设备的共同使用权,在供役地所有权人的使用权所需范围内,可以规定地役权人应维护该设备。《瑞士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也有类似规定。可见,地役权人的这一义务在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民法中都有明确规定。

(三)支付相应对价

地役权的设定可以是无偿的,也可以是有偿的。在无偿设定地役权的情况下,地役权人不需要支付对价,可以根据双方约定利用供役地。然而,在有偿设定的情况下,支付对价是地役权存在的基础,也是供役地人负容忍和不作为义务的交换条件。地役权人应根据双方约定支付相应的对价,以补偿供役地人因此受到的限制,维持双方利益的平衡。

延伸阅读
  1. 劳动法可以随便延长员工试用期吗
  2. 工伤赔偿的相关问题解答
  3. 交通肇事者对死者家属的赔偿有哪些
  4. 合同主体能是公司的一个部门吗
  5. 国际贸易合同主要条款

业主权利热门知识

  1. 财产所有权有何法律特征
  2. 业主签装修合同时注意事项
  3. 业主具体有哪些权利义务
  4. 小区内晚上修路可以投诉吗
  5. 签订协议限制邻居建房高度可以吗
  6. 业主维权诉求书怎么维权
  7. 房屋漏水投诉书怎么写
业主权利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游戏软件合作推广协议范本
  2. 餐饮外包合同/协议范本
  3. 软件委托开发合同
  4.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