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条款合同的生效要件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2
一、格式条款的无效情形
根据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格式条款具有以下情形时,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1. 格式条款中免除责任的条款不合理或不正当地免除了制定人应当承担的现有义务和责任,且免责的对象是现在而非未来的责任。这与第39条中规定的“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所指的内容不同。2. 格式条款中加重了对方的责任或排除了对方的主要权利。关于“对方的主要权利”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例如消费者的权利;另一种观点认为应由法官自行裁量;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根据合同的性质来确定。在我看来,后一种观点较为合理,因为前一种观点应适用合同法第52条(违反强行法),而第二种观点等于没有依据。
二、格式条款的注意事项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事先拟定的,并且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为了维护公平和保护弱者的利益,法律法规对格式条款进行了限制。在订立格式条款时,应主要考虑以下事项:1.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谓“采取合理的方式”,是指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在合同订立时,使用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等特别标识,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格式条款进行说明。2. 如果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了其责任、加重了对方的责任或排除了对方的主要权利,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合同法》第40条规定)3. 格式条款具有以下情形时,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 一方通过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 -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4. 如果采用格式条款对以下事项进行免责,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 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事项; - 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事项。5. 如果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存在争议,应按照通常理解进行解释。如果有两种以上的解释,应采用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如果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应采用非格式条款的内容。
三、经营者对消费者的限制规定
经营者不得通过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对消费者做出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减轻免除其应当承担的损害消费者合同权益的民事责任。注:本文参考了《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