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格式条款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格式合同法律知识

合同法格式条款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3

 
431879
格式条款又叫霸王条款,是指一方单方制定,不容商量的条款,如果格式条款免除制定方的义务的,法律规定是无效的。那么,在法律上,合同法格式条款规定是怎样的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三十九条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第四十条

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第四十一条

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格式合同效力的判断标准

1、违反民法和合同法强行性规定的格式条款无效

民法和合同法强行性规定是指不依赖于当事人意志而必须无条件适用的法律规范。这些规范仅依法定事由的发生而适用,且内容不得以当事人意志改变或删除。因此,无论是否基于自由意思而订立,如果格式合同条款的内容违反了法律强制或者禁止性规定,都应该认定为无效。通过强行性规制技术调整格式合同条款,使格式合同失去效力,不仅表明了法律对某些格式条款的坚决态度,同时也昭示了法律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干预。

2、违反民法基本原则的格式条款无效

由于格式合同条款订入合同并没有双方当事人的协商,即使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内容,相对人也无法提出异议。对此类合同条款,就应当依据民法基本原则,如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显失公平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等作为判断依据。

在各国立法与司法实务中,主要采取了三个民法基本原则作为判断格式合同条款效力的依据,即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1)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权利的滥用指的是权利人行使权利背离权利本旨或超越权利界限的违法行为。法律对此行为予以否认或限制其效力,即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这些规定在我国确立了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是行使民事权利和从事民事行为的基本指导原则。对于合同中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各国法律均认为无效。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实际上包括了公序良俗原则。所以,如果格式合同条款的内容违反公共秩序,应当认定为无效,从而不发生拘束合同相对人的效力。

(3)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现代民法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在对格式合同条款的效力进行规范时,首先就应当考虑如何借规范格式合同条款的内容,以维护合同当事人间利益之均衡,从而保障合同正义。在民法的基本原则中,诚实信用原则是维护合同当事人利益均衡的优先目的。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承诺的有效性条件
  2. 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时间和范围
  3. 承诺迟延的法律后果
  4. 受要约人能通过哪些方式表示承诺
  5. 合同终止的概念
  6. 保密协议
  7. 律师函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