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7-03
租赁是指转让租赁物的使用权,以满足承租人的生活或经营需求。承租人在达到使用收益目的后,需要将租赁物返还给出租人,因为使用权是以支付租金为代价的。租赁期限的长短由当事人根据租赁物的性质和使用目的自主决定。然而,过长的租赁期限可能不利于当事人权益的实现,因为客观情况会不断变化,尤其是不动产,其价格可能因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波动。
许多国家的法律对租赁合同的最长期限进行了限制。例如,日本规定租赁契约的存续期间不得超过20年,超过的部分将被缩短为20年。意大利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30年,超过的部分将被减至30年。德国也规定最长30年。台湾地区的民法规定租赁契约期限不得超过20年,超过的部分将被缩短为20年。我国合同法借鉴了这些规定,并考虑到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经济发展迅速且变化快速,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租赁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对租赁期限的最高限制是必要的。因此,我国合同法规定租赁合同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20年。
通常情况下,当事人在确定租赁期限时,会根据租赁物的性质和承租人的使用目的进行考虑。在动产租赁中,租赁期限一般较短,例如租赁汽车,按照国家规定,汽车的使用寿命为10年,因此双方当事人不可能约定一个租赁期为20年的租赁合同。而不动产租赁,尤其是房屋租赁,租赁期限较长。对于居住租赁,承租人希望租期较长,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租赁关系;而在商业租赁中,如果房屋租金较低,承租人希望租期较长以固定租金;而房屋租金较高时,出租人希望租期较长以获取更多租金。当双方当事人无法自行找到公平的交叉点时,法律将寻找利益双方的平衡点。这也是规定最长租赁期限的目的。
然而,20年并不是绝对的最高限制。如果租赁合同期满时,双方当事人仍希望保持租赁关系,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不终止原租赁合同,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不提出异议。法律视为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变为不定期,即双方当事人形成不定期租赁关系,一方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这被称为合同的“法定更新”。二是双方当事人根据原合同内容再次续签。如果需要较长的租期,当事人仍可以订立一个租期为20年的新合同,这被称为“约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