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2-19
房屋转租合同是在原房屋租赁合同成立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原始租赁合同就不可能存在转租合同。转租合同是在租赁合同成立后,承租人与次承租人就房屋租赁事项达成一致而成立的合同。
房屋转租合同的订立必须获得出租人的同意,这种同意可以是书面的或口头的。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如果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一旦租赁合同解除,转租合同也将自动终止。尽管获得了房屋出租人的同意,但房屋出租人并不是转租合同的当事人。转租合同的当事人只能是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承受者,即承租人和次承租人。
出租人与次承租人之间没有任何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是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产生的,而我国的《合同法》明确规定,次承租人对租赁物造成的损失由承租人赔偿,但法律未规定出租人与次承租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出租人与次承租人之间不可能存在权利义务关系。
房屋转租并不等同于租赁权转让。租赁权转让是指承租人将租赁权转让给第三方,承租人退出租赁关系,而租赁关系存在于受让人与出租人之间。而在房屋转租中,承租人并不退出租赁关系,仍然承担租赁合同的权利义务,转租合同的存在是在受让人与出租人之间建立租赁关系。此外,转租合同中关于转租收益的使用是以原租赁权范围为限,除非出租人特许。至于转租期限,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本人观点,转租是基于原租赁关系的附属,因此转租期限不应超过原租赁剩余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