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1-31
1993年12月29日,鸿凤公司通过天津市汇豪国际汽车有限公司以2万美元免税购置了一辆美国产别克系列林荫大道91款二手轿车。购车后,鸿凤公司向平安保险公司投保了车辆损失险。平安保险公司出具了一份机动车辆保险单,保险金额为30万元,保险期限为1993年12月29日至1994年1月4日。保险范围涵盖了从天津市塘沽经河北省、辽宁省到吉林省的区域。
1993年12月30日,汽车行驶至辽宁省台安县沈春公路111公里加200米处,遇到了一段冰雪路面。在拐弯时,前方突然出现一名骑自行车的人。由于车速较快,司机采取了不恰当的紧急刹车措施,导致汽车撞倒树桩脱离路面,然后滑下坡底,造成汽车部分损坏。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了现场勘查,并确认事故由司机负全责。鸿凤公司及时向平安保险公司报告了事故情况。
在事故发生地,鸿凤公司与平安保险公司商定先将汽车拖回天津进行修理。鸿凤公司垫付了施救费和差旅费共计5152.20元。后来,修理单位、平安保险公司和鸿凤公司三方确定了修理费用为22.5万元(其中包括18万元的配件费用),配件由平安保险公司从国外进口。由于配件供应的延迟,修复工作延期了大约3个月。实际修理费用总计294099.89元(其中包括23万元的配件费用)。
鸿凤公司认为,他们在投保时按照重置价值确定了保险金额,并要求平安保险公司履行保险合同,赔偿他们已支付的全部修理费用,并赔偿他们支付的差旅费、施救费和租车费等共计3万元。
平安保险公司在答辩中称,保险车辆的重置价值约为60万元,而鸿凤公司申报的保险金额为30万元,属于不足额投保。根据《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的规定,对于保险金额低于重置价值的车辆,应按保险金额与重置价值的比例进行赔偿。如果投保人要求全部赔偿,赔偿金额(即修理费用)已经等同于保险金额和重置价值,那么保险公司有权要求收回出险的汽车。
法院认为,本案中出险车辆的修理费用共计294099.89元。修理单位确定的修理费用为22.5万元,而平安保险公司的配件供应延迟导致经济损失扩大了约7万元,因此平安保险公司应自行承担这部分损失。保险车辆的重置价值在60万元以上,而平安保险公司要求确认为60万元,法院予以确认。保险金额登记为30万元,属于保险范围内,应被视为有效。根据《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的规定,对于投保时保险金额低于重置价值的汽车,保险公司有权按照保险金额与重置价值的比例进行赔偿和承担修理费用,这符合法律规定,应予支持。保险车辆的重置价值为60万元,而登记为30万元,这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重大误解,导致保险合同的部分无效。被告平安保险公司在未将投保相关事项告知原告鸿凤公司以及对原告申请保险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时,负有主要责任。而原告鸿凤公司的保险投保不足也有一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