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4
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况下,共有人通过合同处分共有财产,事后未得到其他共有人的追认,无论所签合同名称为“最终合同”还是“不可撤销合同”,均不具有法律效力。
2003年1月6日,李书阁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阳分公司签订了一份康宁终身保险合同。合同约定保险金额为1万元,交费方式为年交900元,交费期间为20年,即交至李书阁年满61岁。被保险人和身故保险金受益人均为李书阁本人。根据保险合同中的康宁终身保险条款第四条第二项规定,被保险人身故时,保险公司应按基本保额的3倍给付身故保险金,但扣除已给付的重大疾病保险金,合同终止。
合同生效后,李书阁按合同约定交纳了900元的保险费。2004年6月22日,李书阁因脑溢血疾病意外死亡。同月29日,李书阁的丈夫郭耀周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以李书阁带病投保为由,拒绝按合同约定赔偿3万元保险金,只同意赔偿部分。2005年6月29日,郭耀周与保险公司达成保险给付协议书,约定一次性给付保险金两万元,双方互不追究。根据该协议,保险公司支付给郭耀周两万元现金。2006年11月22日,郭耀周及其与李书阁所生的3个儿子向法院起诉,要求保险公司支付欠款的1万元保险金。
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李书阁与保险公司签订了康宁保险合同,李书阁出险后,保险公司应依合同约定支付保险金。保险公司辩称以协议书的方式终止了与李书阁之间的保险合同,并就保险金的给付数额作出约定并履行完毕。然而,该协议书是无效合同,其作为证据无效,不具有证明力。因此,对保险公司的该抗辩理由不予支持。由于保险公司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李书阁与其签订的保险合同无效或已终止,也未能证明存在其他不付或少付保险金的情形,保险公司应全额支付保险金。因此,判决保险公司在判决生效后三日内支付郭耀周、郭茂卿、郭毅卿、郭毅然4人3万元保险金(已支付的两万元包含在内)。
正确处理本案需厘清三个焦点问题:
首先,李书阁生前完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她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是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合同未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应视为有效合同。李书阁已按合同约定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保险公司在李书阁出险后拒绝履行赔付义务明显是一种违约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其次,康宁终身保险条款第五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被保险人身故、身体高度残疾或患重大疾病,本公司不负保险责任:……七、被保险人在本合同生效(或复效)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内患重大疾病、或因疾病而身故或造成身体高度残疾……”李书阁是2003年1月6日投保,2004年6月22日病故,是在保险合同生效后的180日之后因疾病而身故,因此不属于保险公司免责的情形。
保险金并非被保险人的遗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保险金应视为被保险人的遗产。根据保险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被保险人死亡后,若符合以下情况之一,保险金应视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一)未指定受益人;(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且没有其他受益人;(三)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放弃受益权,且没有其他受益人。因此,只有在上述三种情况下,被保险人的继承人才享有被保险人的身故保险金继承权。继承权与受益权不同,被保险人死亡前,受益人仅具有领取保险金的期待权。被保险人死亡时,受益人的期待权转化为债权,才能继承或转让,继承人才能行使债权请求权。在本案中,李书阁在与保险公司签订康宁终身保险合同时交纳了保险费,并在合同中明确自己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显然,李书阁同时具有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三种身份。根据她的死亡产生的保险金符合上述条款中列举的第二种情况,因此,李书阁死亡后应得的保险金已转化为她的遗产。根据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配偶、子女、父母等顺序继承。由于李书阁的父母已先于她去世,其遗产应由生前配偶郭耀周和3个儿子继承,每人应继承7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