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被强拆,承租人可以起诉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租赁 > 房屋出租法律知识

公租房被强拆,承租人可以起诉吗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8-24

 
20403
我们要明晰哪些人有权作为原告提起诉讼即具有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然后再来看公租房承租人是否在这些人之列。对于公租房被强拆,房屋承租人是否可以作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主体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欢迎阅读了解。

公租房被征收,承租人是否有起诉权利?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的原告可以分为两类,即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和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相关人。而“利害关系”指的是该行政行为对利害关系人产生了现实的调整或影响效果。在这其中,有7类典型的利害关系人,包括受害人、在行政复议等行政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撤销或变更行政行为涉及其合法权益的、向行政机关投诉的等。

在实际案例中,已经出现了公房承租人被追加为第三人胜诉的案例。

一般情况下,房屋承租人无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房屋征收只是将房屋收归国有,收回的只是房屋的所有权,对于承租人与原房屋所有权人之间建立的债权关系,只需进行相应的补偿即可。因此,房屋的承租人并不具备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

公租房承租人的起诉权——征收例外情形

然而,对于公租房而言,情况有所不同。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公租房分为直管公房和自管公房两种类型。直管公房是指由国家房地产管理部门享有所有权或直接经营管理的房屋,而自管公房则是指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投资兴建并自行管理的房屋。

公租房承租人与房屋征收行为具有利害关系的原因如下:

1. 主体的特定性

公租房的出租方只能是特定的机关或单位,如国家房地产管理部门、国有企业等。

2. 行为的限制性

由于公租房的所有权人具有一定的国家与公益性质,加上公租房本身具有一定的福利性与身份性质,因此根据诚信原则,公租房的承租人不可随意变更或终止出租行为。

3. 权利的特殊性

公有住房承租权属于具有物权特性的特殊债权。公租房承租人一般无需经出租人同意即可依据自由意志直接支配房屋,且具有排他性,能够对抗第三人。然而,承租权依据租赁合同产生。因此,公有住房承租权属于具有物权特性的特殊债权。

4. 地位上的特殊性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公有住房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公有住房的承租人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时代福利分房的受益人,享有长期缴纳低房租居住该房屋并排他使用的权利。因此,公有住房承租人的经济地位与房屋的所有权人无限接近。

延伸阅读
  1. 拆迁公租房承租人是我,其他人能分拆迁款吗
  2. 公房承租人不实际居住,实际居住人可以变更为承租人吗
  3. 同住人有权得到公租房拆迁补偿款吗
  4. 拆迁公租房,对承租人都有哪些安置方式
  5. 公租房拆迁:有户口就有拆迁补偿

房屋租赁热门知识

  1. 租房子签了合同后反悔怎么算违约金
  2. 租的房子爆水管地板损坏租客赔偿吗
  3. 按手印的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4. 房屋租赁转租合同怎么写
  5. 怎样应对租房骗术,怎样预防短期租房中的陷阱
  6. 柜台租赁合同的格式是怎样的
  7. 没有产权证的房子可以出租吗
房屋租赁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