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房屋可以买卖吗,签订的买卖农村房屋的合同有效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农村房屋买卖法律知识

农村的房屋可以买卖吗,签订的买卖农村房屋的合同有效吗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1-11

 
20381
农村房屋宅基地是否可以买卖,如果签订协议,那么协议是否有效,直接决定买卖双方的利益。那么关于这些问题,手心律师网网小编用一则案例来告诉你吧!

案情简介

黄某的房屋出售合同有效性的问题

黄某是某村村民,于1999年在其领有宅基地使用证的宅基地上建造了一座213.2平方米的房屋,并办理了村镇房屋所有权证,该证上登记的所有权人是黄某。2001年7月,黄某与村民李某签订了一份房屋购销协议,约定将上述房屋全部出售给李某,售价为64000元,一次性付清。黄某在收到房款后,将房屋所有权证交给了李某。然而,双方并未进行产权过户手续。由于无法与黄某协商解决房屋产权过户问题,李某于2013年将黄某告上法庭,要求黄某协助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经审理,法院查明,该房屋所在土地属于集体土地,由黄某所在的村委会管理。

法律解读

判定房屋出售合同的有效性

根据《合同法》第52条第(五)项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无效的。在本案中,应当适用合同法来判定房屋出售合同的有效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3条的规定,对于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应当适用当时的法律。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无效的。因此,本案应当适用合同法来判定房屋出售合同的有效性。

房屋出售合同的有效性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12条的规定,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行为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然而,该法并未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后合同才生效。根据《<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9条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因此,法院不能依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认定房屋出售合同无效。此外,法律并未禁止农村村民出售宅基地上所建住宅,也未对出售行为设置任何限制。因此,法院不能将农村房屋买卖行为认定为无效。

合同无效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冲突

如果判决房屋出售合同无效,将违背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与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宗旨不相符。本案中的房屋买卖合同自2001年签订并履行至今已经十多年。在此期间,双方未发生任何争议。如果判决合同无效,将违背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属于恶意抗辩。从维护社会秩序和尊重交易公平的原则出发,如果允许当事人无限期地随时动摇已存在的法律关系,将对另一方造成不公平。这不仅违背了合同无效制度的初衷和立法意图,也与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宗旨不相符。

延伸阅读
  1.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公证
  2. 买房者的主体资格合法
  3.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中的土地使用权
  4. 农村宅基地买卖的必备条件
  5. 我在同村里买了房子,房产证可以办吗

房屋买卖热门知识

  1. 二手房买卖中的购房合同和房屋登记
  2. 房产合同公证的要求
  3. 延期交房违约金起诉书
  4. 签署房屋买卖协议违约应承担赔偿责任
  5. 商铺到期后的处理方式
  6. 民法典二手房居间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7. 是否婚前各自首套房贷且婚后各扣除50%
房屋买卖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