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包销性质如何认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商品房买卖法律知识

商品房包销性质如何认定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7-29

 
20337

商品房包销性质的认定

对于商品房包销的法律属性,存在多种意见,导致对商品房包销行为的法律规范适用意见不一。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代理说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代理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法律行为,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在商品房包销中,出卖人让包销人代理销售商品房,销售的法律后果由出卖人负责。因此,持代理说者认为,商品房包销是一种代理行为,大部分情况下是排他的独家代理行为。

买卖说

持这种观点的认为,包销行为是一种买卖行为,包销人最终购买所包销的商品房,包销人以出卖人的名义销售商品房,但实质上是为自身利益销售商品房。从民法理论来分析,买卖合同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转移实物财产所有权的合同,一种是转移财产权的合同。依买卖说的理论,商品房包销是第二种含义上的买卖行为,包括权利买卖和实物买卖。

两合行为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包销行为既不是简单的买卖行为,也不是纯粹的代理行为。它是一种兼容代理与买卖特征的新型民事法律行为。包销行为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同时含有代理性质。在包销期限内,包销商以开发商的名义对外销售商品房,客户与开发商构成买卖关系。此外,包销行为还包括约定期满后,包销商按约定价款全部买入剩余房屋的行为。

包销行为的实质

笔者认为,商品房包销行为应当是一种特殊的代理行为,主要理由如下:

从形式上看,包销合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包销期限内,包销商以开发商的名义对外推销商品房,自己作为代理人。第二阶段是包销期限届满后,如包销房未售完,剩余房屋由包销商按包销价买入。从表面现象看,包销行为是兼有代理行为与买卖行为两种特征的两合行为。但从实质上看,包销人订立包销合同的目的在于通过第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全部包销范围内商品房的销售,取得销售差价作为报酬。第二阶段的买卖关系并非双方签订包销合同时所期待的合同目的,买卖关系的发生有两个前提条件:包销期限届满和包销范围内有剩余商品房未销售。买卖关系是包销人未能完成包销任务的一种违约责任,也是对出卖人的风险转移保障。这种违约责任或保障的约定不应影响包销行为的性质认定。

延伸阅读
  1. 案情
  2. 婚前房产贷款的签字要求
  3. 如何解决不兑现售楼广告承诺的问题
  4. 房产合同公证的要求
  5. 办理预告登记的注意事项

房屋买卖热门知识

  1. 二手房买卖中的购房合同和房屋登记
  2. 签署房屋买卖协议违约应承担赔偿责任
  3. 2017年二套房贷款条件
  4. 商铺到期后的处理方式
  5. 民法典二手房居间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6. 婚后买房需要配偶签字吗
  7. 是否婚前各自首套房贷且婚后各扣除50%
房屋买卖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房屋买卖合同下载

  1. 药品销售合同范本
  2. 个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3. 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4.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