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7-15
商品房预售合同是一种具有附加期限的交易行为。在合同中,买卖双方约定了一个期限,并将该期限的到来作为房屋买卖权利义务发生法律效力或失去效力的依据。
商品房预售具有较强的国家干预性。由于商品房的预售不同于实质性的房屋买卖,真正的房屋交接尚未形成。因此,国家对商品房预售市场进行了规范。我国对商品房预售的条件资格及程序进行了规定,并要求在预售合同签订后向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合同中应包含双方的名称、地址,对于法人组织,必须有法定代表人签名。
合同中应明确预售商品的位置和编号。
合同中应明确预售商品房的数量,并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同时,应明确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还是其他面积。
合同中应明确房屋的价金,包括每平方米的单价和总价。虽然我国《房地产管理法》对商品房预售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了规定,但对预售款征收的数额和期限没有统一规定。因此,当事人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根据建设部的规定,预收商品房预售款,在房屋开工建设时不得超过40%,待建房工作量完成一半时再收至60%,到房屋封顶可收至95%,到房屋交付使用时再全部收取。
合同中应明确预售款的支付方式和房屋的交付方式。
合同中应明确房屋的使用性质,包括住宅用房、办公用房、经营用房或其他用房。
合同中应明确房屋产权的转移方式和期限。
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
合同中应包含双方约定的其他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