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备案对于商品房预售合同效力有哪些影响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1-24
在现实社会中,相信有不少人都了解到关于商品房预售合同,属于应办理登记备案的合同,但该登记备案是否为合同的生效要件,目前存在着争议。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登记备案对于商品房预售合同效力有什么影响,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登记备案对于商品房预售合同效力的影响
一、登记备案的生效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商品房预售人应当将预售合同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如果预售合同以登记备案为生效要件,则预售合同自登记备案之日起成立。如果不以登记备案为合同的生效要件,则合同自签订之日起成立。
二、登记制度与债权设立的关系
预购方对开发商所享有的权益为债权,对预售商品房享有的权益为期待权。登记制度是为了体现不动产物权公示原则而设立的,并不是为债权的设立、变更、终止而设立的。因此,商品房预售合同只要符合一般买卖合同的生效要件即可生效,登记仅是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
三、登记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根据民法的一般原理以及我国合同法、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法律行为的效力是否以登记为准,应以法律规定为准。我国相关法律要求商品房预售要进行登记,但也指出这仅仅是备案,同时也并未明确规定登记与否将影响到合同的效力。
四、登记备案的法定义务
我国现行法律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规定为预售方即开发商的法定义务,不以登记备案为生效要件的预售合同可以督促开发商履行登记备案义务,有利于保护预购方的权益。
五、登记备案的法律效力
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已经由原来纯粹的行政管理职能发生了转变,预售商品房登记实际上已经被赋予了相当的法律效力,赋予了丰富的法律内涵。通过商品房预售登记,体现了其公示作用和公信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预购方因合同所取得的债权以物权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