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1-29
为了遏制囤房、炒房行为,稳定房价,可以考虑对家庭拥有的住房套数进行厘清,并针对不同套数的住房施以差别化的住房贷款政策。
有些家庭可能会购买多套住房,但在房屋登记信息系统中却不予登记。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中,限购措施对于有权力的人来说几乎形同虚设。这使得有钱有势者可以反复成为“低收入人群”和“住房困难户”,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无法得到支持。
一些有权势的人可能会通过超标购买经济适用房来享受政策优惠,甚至拥有别墅级的奢侈。他们可能会将“二套房”改名为“一套房”,要么通过超大面积购买,要么将原来的两套房稍加改造。在利益面前,售房者和购房者都会想尽办法。
尽管当前户籍改革正在逐渐消除户籍藩篱,但一些政策仍然通过户籍制度将购房者划分为“本地人”和“外地人”。如果一个家庭将成员的户口转入不同的城市,他们就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享受一套房购房贷款优惠。这是一种钻政策空子的方式。
以上只是根据经验想到的一些政策漏洞,实际上,钻营者的想象力更丰富、创造力更旺盛,绕过二套房认定标准的方法还有很多。此外,地方政府对中央抑制房地产泡沫政策的积极性不高,态度暧昧;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是银行获取存贷款利差的主要模式,因此各银行都在争夺这一优质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二套房认定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实施,前景难以预测。
鉴于上述情况,相关部门在制定认定标准的同时,还需要制定严密的监督措施。最好设立一个公开监督平台,鼓励公众参与,发现违规操作者,不仅要对购房者施以惩罚,还要追究贷款方和管理部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