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走遗失物如何定性,可否定罪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法律知识

拿走遗失物如何定性,可否定罪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4-21

 
18518

拿走遗失物的定性及是否构成侵占罪

遗忘物与遗失物的区别

根据刑法第270条第1款的规定,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在这个定义中,遗忘物之外的遗失物不能成为侵占罪的对象。尽管我们可以将遗失物理解为与遗忘物在形式上不同的财物,并且可以将其纳入刑法第270条第1款中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的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赞同目前立法对遗失物和遗忘物采用的分两款规定的方式。因为从本质上讲,无论是遗失物还是遗忘物,都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由于疏忽大意而丢失的财物,两者具有相同性质。在实践中,司法人员往往很难从财物的存在状态上判断是遗失物还是遗忘物,因此需要根据原财物所有人或占有人的陈述来确定。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对于司法人员来说,判定侵占的行为是构成刑法第270条第1款还是第2款的规定,并由此决定行为人的定罪和判刑,这个权力并不在司法人员手中,而在于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这种情况显然是不严谨的。因此,在修改刑法时,应该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拿走遗失物的定性及是否构成侵占罪

如果一个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拿走遗失物,那么他的主观意图非常明显,而且客观上也具备了拒不退还的行为要件。这样的行为已经完全符合刑法第270条第1款规定的侵占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因此,应当以侵占罪追究这个人的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判刑了上诉是否有用
  2. 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的若干法律定罪量刑问题
  3. 持有仿真枪几把够成刑事犯罪
  4. 打架算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5. 抢夺罪一般多久才可以判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补办劳动用工备案和就业登记手续的申请范本是怎么样的
  2. 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时,是否可以适用共有法律规定
  3. 无主物的先占取得制度是什么
  4. 埋藏物物权法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内容有哪些
  5. 如何办理房产典当,需要提交哪些证件
  6. 质押是否必须进行登记
  7. 为什么要进行房屋权属登记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