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判决需要犯罪嫌疑人供认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法律知识

案件判决需要犯罪嫌疑人供认吗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7-31

 
372947

只要定罪了就可以判决。

定罪

又称为犯罪认定,是指根据刑法规定,对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以及构成的是轻罪还是重罪的确认与评判。定罪具有以下特征:

  1. 定罪的主体是人民法院
  2. 定罪的客体是侵害法益的行为
  3. 定罪的性质是刑事司法活动

定罪的概念

定罪,又称为犯罪认定,是指根据刑法规定,对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以及构成的是轻罪还是重罪的确认与评判。定罪具有以下特征:

定罪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定罪权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权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法院通过自己的职能活动,查明犯罪事实,根据刑法规定确认行为的犯罪性,这就是定罪活动。因此,定罪的主体是人民法院。

定罪的客体是侵害法益的行为。侵害法益的行为是定罪的客体,因而只有对行为才能认定为犯罪。思想不能定罪,言论,如果没有侵害一定的法益,也不能定罪。至于人的身份、职业、宗教等都不能定罪,这是现代法治原则的必然要求。

定罪的性质是刑事司法活动。定罪是人民法院根据刑法规定,对某一行为是否有罪的确认与评判,具有刑事司法活动的性质。定罪是以刑法规定为前提的,同时又是量刑与行刑的前提与基础。通过定罪活动,使有罪的人得以入罪,受到应有的刑事追究;使无罪的人得以出罪,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定罪活动关系到一个人生杀予夺,是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活动。

确定罪与非罪

定罪的主要任务就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罪与非罪的界限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1. 根据行为性质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2. 任何犯罪都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具有特定的性质。因此,是否属于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就成为定罪的主要根据。各国刑法一般都以行为性质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只要具有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构成犯罪,无论这种行为的情节轻重。

  3. 根据行为程度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4.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考虑行为的质,而且还要考虑行为的量,即犯罪的定量因素。换言之,并非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一定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是否构成犯罪还要看行为的严重程度。区分罪与非罪的上述两种标准与各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有关。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大多区分重罪、轻罪与违警罪。因此,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行为,一概视为犯罪,然后再根据行为严重程度,分别按照重罪、轻罪与违警罪处理。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存在定量因素,因此,只对某些性质严重的行为直接认定为犯罪,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尚需根据行为严重程度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延伸阅读
  1. 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及范围
  2. 人民检察院对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情况
  3. 逮捕的时间限制
  4. 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
  5. 刑事辩护律师提前几天交代理手续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2. 一、刑事案件到公诉科如何变更强制措施
  3. 刑事侦查部门对放火案的管辖
  4.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诉讼权利及义务
  5. 逮捕通知书下来了得多时能判
  6. 刑事拘留讯问时间有多久
  7. 传唤要带手铐吗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立案解决方案

  1. 怎样理解与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2.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3. 刑事诉讼审查起诉的程序
  4. 刑事诉讼中应当如何委托辩护人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被拘传或者传唤了怎么办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