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6-05
在购买、使用家用电器、家用机械、燃气以及燃气用具、日用百货、儿童玩具等生活消费品时,消费者有权要求这些产品具备安全性,或者具备安全性保障措施,不会存在缺陷导致消费者受损害。
在购买、使用食品、药品、化妆品时,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品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
在接受服务时,消费者有权要求相关的服务设施、服务用具和用品,服务环境、服务活动以及服务中提供的产品或者商品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不会对消费者的人身健康或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标准进行了规定,其中包括商品的型号、尺寸、质量、成份、性能、等级、标志等方面的规范,更重要的是制定了关于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以及环境保护条件的标准。
在我国,标准分为四个级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标准。与保障消费者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相关的标准以及法律、法规规定执行的标准都属于强制性标准。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协商和解是指在消费者权益发生争议后,消费者与经营者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对话、陈述事实、讲述理由、明确责任,从而合理解决争议。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保持正确的态度,本着善良与诚意解决纠纷的原则进行协商。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当消费者与经营者对争议的观点和认识存在较大差距,无法进行协商时,有必要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进行调解,以达到妥善解决争议的目的。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当消费者与经营者无法达成和解时,消费者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以寻求行政保护。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
消费者和经营者在争议发生之前或之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消费者权益争议提交给第三方进行裁决,以解决争议。这种解决争议的方式特点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适用于涉及财产权益的争议,可以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权益争议属于民事权益纠纷,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经营者的非法侵害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司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