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买强卖行为的法律后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自主选择权法律知识

强买强卖行为的法律后果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7-12

 
36858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消费者有权选择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而在现实生活中,强买强卖的行为是比较多的,强买强卖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那么强买强卖可不可以报警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强买强卖行为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于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的行为,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查,并对行为人给予治安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根据该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对于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的行为,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可以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该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以下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强迫交易罪包括以下行为:

  1. 强买强卖商品;
  2. 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
  3. 强迫他人参与或退出投标、拍卖;
  4. 强迫他人转让或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其他资产;
  5. 强迫他人参与或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

强迫交易行为的客体

强迫交易罪不仅侵犯了交易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还破坏了商品交易市场的秩序。商品交易是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进行的法律关系,应当遵循自愿和公平的原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强买强卖、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接受服务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种行为违反了市场交易原则,破坏了市场交易秩序,侵害了消费者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如果行为人以暴力或威胁手段进行强制交易,就具有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对于情节严重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刑事附带民事撤诉时间怎么说呢
  2. 村民委员会未经同意提留补偿款的法律责任
  3. 行政复议代理人的特征及分类
  4. 近亲结婚的法律限制及后果
  5. 参与非法集资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消费者权利热门知识

  1.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法律保护
  2. 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3. 购房者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
  4. 学校强制消费的处理途径
  5. 价格欺诈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6. 强买强卖行为的法律后果
  7.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消费者权利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全年采购合同框架范本
  2. (公司股东)个人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3. 建筑工程劳务合同(书)范本
  4. 财产保全反担保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