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担保法律法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反担保 > 反担保成立法律知识

反担保法律法规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2-30

 
17810
担保的问题在房屋买卖或者是借贷的时候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来说,担保人要为债务人作为担保,但是如果债务人不按照合约履行偿还的义务怎么办呢?这就出现了反担保的问题的,这是债务人和担保人之间一种约定担保。那么反担保法律法规有哪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得到您。

反担保的概念和作用

反担保,又称为求偿担保、偿还约定书或反保证书,是为了保障债务人之外的担保人在未来承担担保责任后能够实现对债务人的追偿权而设立的一种担保方式。

反担保的作用

担保中心作为保证人,在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时,需要借款人提供相应的反担保。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担保债权能够顺利实现。通过对抵押物的权利主张,担保中心可以保证担保中心的资金安全,满足更广大贷款购房人的担保需求。如果没有反担保,担保中心无法对抵押物主张权利。担保中心认可的反担保抵押物范围包括本次贷款所购住房、借款人其他自有住房或第三人合法房产。在进行反担保时,担保中心要求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就是其申请贷款所需购买的房屋。

相关法律和法律规定

相关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等。这些法律规定了反担保的具体条件和担保方式,如仓单融资、保函、保证保险、信用证欺诈、合同保证保险、合同担保、备用信用证、外汇担保、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履约保函、投标保函、投标担保、提单欺诈、物流金融、融通仓等。

反担保的条件和担保方式

1. 反担保有效成立的条件

根据《担保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反担保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了担保。反担保依附于担保而存在,因此只有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了担保,才有权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
  2. 债务人或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向第三人提供担保。
  3. 只有在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保证、抵押或质押担保时,才能要求债务人向其提供反担保。
  4. 反担保应当符合法定形式,即采用书面形式,并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或移交占有的,应当办理登记或转交占有手续。

2. 反担保的担保方式

反担保可以采用求偿保证、求偿抵押和求偿质押三种方式:

  1. 求偿保证: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以自己的财产和信誉为第三人对债务人追偿权的实现提供担保。
  2. 求偿抵押:债务人或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以自己的财产作抵押,确保第三人追偿权的实现。
  3. 求偿质押:债务人或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将其动产或权利凭证交给第三人占有,确保第三人追偿权的实现。
延伸阅读
  1. 反担保人的适用情况
  2. 连带赔偿责任的处理方法
  3. 预付款的法律性质
  4. 保证的法律小知识
  5. 债的担保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反担保热门知识

  1. 反担保函的定义和作用
  2. 法律咨询:反担保合同对借款人有何影响?
  3. 抵押担保合同
  4. 抵押反担保合同内容
  5. 反担保合同
  6. 银行借款提供担保的法律规定
  7. 连带责任中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应如何计算保证期间
反担保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担保合作协议范本
  2. 最高额保证合同范本
  3. 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
  4. 北京市市场场地租赁保证金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