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5-01-31
无论债务是否到期,如果债务人破产,保证人连带保证的债权都被视为到期债权。债权人可以选择参与破产分配或者不参与破产分配。如果债权人选择参与破产分配,未清偿的债权可以向保证人追偿。如果债权人选择不参与分配,可以向保证人追偿全部债权。然而,在债权未到期的情况下,保证人的责任应受债务期限利益的保护。保证人可以拒绝债权人要求提前到期偿还债务。
对于债务人破产,保证人承担一般保证的债务,无论债务是否到期,债权人都应申报破产债权。如果债务未到期,债权人应先通过破产程序清偿债权,清偿不足的部分可以向保证人追偿。如果债务已到期,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根据《担保法》第17条的规定,当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情况属于一般保证。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且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之前,保证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然而,在以下情形中,保证人不能行使上述权利:
这个规定只适用于到期债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的履行能力已经确定,无论债权人参与清偿还是保证人参与清偿,对保证人的负担都是一样的。然而,如果债务未到期,尽管债务人的债务被视为到期,但不能因此认定保证人的债务也到期。因此,债权人只能先向债务人主张权利。
如果连带责任保证人破产,如果债权到期,债权人可以向保证人主张权利,也可以向债务人主张权利。这种保证债权与其他普通债务的债权性质没有区别。如果债权未到期,则存在较大争议。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46条的规定,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时被视为到期。因此,债务人破产时,债权人对债务人未到期的债务可以提前到期,这一点没有争议。然而,如果这笔债务有保证人担保,债权人对保证人的债权是否也提前到期,存在较大争议。普遍观点认为,债权人对保证人的债权不能提前到期。相应地,如果债务未到期,保证人破产,普遍观点认为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不能视为提前到期,以保护债务人的期限利益。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79条的规定,债务人或管理人应在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如果债务人或管理人有正当理由,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延期三个月。
如果债务人或管理人未按期提交重整计划草案,人民法院应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80条的规定,如果债务人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由债务人制作重整计划草案。如果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由管理人制作重整计划草案。
破产重整的流程如下:
公司出现符合《破产法》第2条规定的重整事由。
债权人和债务人直接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启动重整程序。债务人或者出自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也可以向法院申请重整。
法院对重整申请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应裁定债务人重整并予以公告。
法院指定管理人。
法院通知已知的债权人并公告通知未知的债权人。法院应规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并确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管理人收到债权申报材料后登记并审查债权,编制债权表并提交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核查。债权申报期满后的15日内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在破产重整中,进入重整期间后,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经营事务。管理人应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经营事务。
债务人或管理人应在法院裁定之日起6个月内,同时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如果债务人或管理人请求延期,法院可以裁定延期3个月。未按期提交的,法院应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破产。
法院应在收到重整计划草案后30日内召开债权人会议,债权人参加会议进行讨论并进行表决。
如果重整计划草案获得各表决组通过,《重整计划》即为通过。未获通过的依据《破产法》第87条处理。
重整计划通过后,债务人和管理人应在重整计划通过之日起10日内向法院申请批准重整计划草案。法院审查认为合法的,应在收到申请后30日内裁定批准,终止重整程序并予以公告。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具有约束力。
如果重整计划草案未获通过且未依据87条的规定获得批准,或者已通过的重整计划草案未获批准,法院应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重整计划获批准后,进入重整计划的执行程序,由债务人负责执行。管理人应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营业事务。在重整计划规定的监督期内,管理人监督重整计划的执行。在监督期届满后,债务人应向管理人报告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财务情况。
监督期届满后,管理人向法院提交监督报告,管理人的监督职责终止。经管理人申请,法院可以裁定延长监督期限。
重整计划执行期限届满后,债务人执行完毕并使公司恢复良好状态,则重整程序结束,公司恢复正常运营。
如果债务人不能执行或不执行重整计划,法院经管理人或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应裁定终止重整计划的执行,并宣告债务人破产。此后进入破产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