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委员会有监督权吗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2-0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企业破产后可以向法院申请破产,债权人接到债权申报通知后,要在规定的期限内申报债权,债权人是可以成立债权人委员会的,那么债权人委员会有没有监督权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债权人委员会的监督权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债权人委员会享有监督权力。债权人委员会有权要求管理人、债务人的相关人员对其职权范围内的事务作出说明或提供相关文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债权人委员会行使以下职权:
- 监督债务人财产的管理和处分;
- 监督破产财产的分配;
- 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
- 执行债权人会议委托的其他职权。
债权人委员会在履行职责时,有权要求管理人、债务人的相关人员对其职权范围内的事务作出说明或提供相关文件。
如果管理人、债务人的相关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拒绝接受监督,债权人委员会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要求作出决定;人民法院应在五日内作出决定。
管理人的报告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管理人在执行以下行为时,应及时向债权人委员会报告:
- 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的转让;
- 探矿权、采矿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的转让;
- 全部库存或营业的转让;
- 借款;
- 设定财产担保;
- 债权和有价证券的转让;
- 履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
- 放弃权利;
- 担保物的取回;
- 对债权人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其他财产处分行为。
如果没有设立债权人委员会,管理人在执行上述行为前应及时向人民法院报告。
破产法中禁止抵销的情形
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存在以下情况下禁止抵销:
- 破产宣告后,破产债权人对破产财产负有债务。破产宣告前的债务是对破产人产生的,而破产宣告后的债务是对破产财产产生的,两者的主体实际上并不相同。破产财产用于清偿全体破产债权人的债务,如果允许这种债务抵销,就会导致债权人之间的清偿不公平。因此,法律明确规定不得抵销这种债务。
- 破产人的债务人在破产宣告后取得他人的破产债权。虽然这种债权的成立时间是在破产宣告之前,但对债务人来说,其取得是在破产宣告之后。禁止抵销的原因在于在债权转让过程中可能出现侵害多数破产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破产债权一般只能获得原额一定比例的清偿,实际价值远低于名义价值。但当它用于抵销债务时,却可获得全额清偿,这就导致了清偿差额。因此,禁止破产人的债务人用破产宣告后取得的他人破产债权对债务进行抵销。
- 破产债权人在得知破产人停止支付或有破产申请的情况下,对破产人发生的债务。前两项禁止抵销的规定是以破产宣告为基准日的。但仅禁止破产宣告前的不当抵销行为尚不足以保证多数破产债权人的利益和清偿的公平。因此,破产债权人在得知破产人停止支付或有破产申请的情况下,即在债务人的破产危机期间,禁止抵销债务。
- 破产人的债务人在得知破产人停止支付或有破产申请的情况下,取得破产债权或他人的破产债权。与前一条相同的原因,禁止抵销是为了防止债务人低价收买破产债权来抵销债务,从而非法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