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8
债权人自治的基本形式是将债权人会议作为核心机构。在债权人会议下,债权人委员会的设立并非必须,债权人会议有权决定是否设立债权人委员会。根据我国新破产法草案的规定,债权人委员会仅是债权人自治的辅助机构。债权人会议是债权人全体参与破产程序的意思表示机关,依法对破产程序中的专门机构进行监督,通过调查债权以平衡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与债务人进行和解以取得债权人的妥协利益,同时具体决定债务人财产的管理方法。理论上和实践上,债权人会议是债权人全体的共同意思表示机关,而债权人委员会则是债权人全体的代表机构。
一般情况下,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在破产程序中相互补充,各自履行职责的目的都是维护债权人全体的清偿利益。然而,债权人委员会的职责受债权人会议决议的约束,债权人会议高于债权人委员会。对于债权人委员会依法同意的事项,必须由债权人会议的决议来确定;当债权人委员会的意见与债权人会议的决议不一致时,应服从债权人会议的决议。不同立法例对于债权人委员会的称谓可能有所不同。我国新破产法草案将债权人会议作为债权人自治的基本形式,这一设定源自于我国现行法的规定。
1986年颁布的《企业破产法(试行)》仅规定了债权人会议作为债权人利益在破产程序中的代表机构。债权人会议由全体债权人组成,拥有对债权的调查、和解协议、债务人财产的管理、变价和分配等广泛的权力,明确体现了债权人自治理念在破产程序中的重要性。债权人会议的设立不仅使破产程序能够顺利进行,还为每个债权人平等行使权利提供了保障。
债权人会议代表着债权人的团体利益。由于债权人以团体形式参与破产程序,因此债权人会议不可能只代表个别或部分债权人的利益,而是代表债权人的团体利益。然而,债权人的团体利益并非绝对,只能以多数债权人的利益为基础,因此债权人会议通过决议的形式来表达债权人的团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