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选能否行政处罚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7-02
网友赵女士留言询问,自己的村子里最近正在选举村委会委员,有一位村民私下找到赵女士,口头表示只要把票投给他,就可以送赵女士一部新手机。赵女士想了解这种贿选行为能否给与行政处罚。手心律师网小编将相关信息整理如下,供赵女士参考。
贿选行为的法律处罚
一、贿选的刑事责任
贿选行为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可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
二、贿选的治安处罚
若贿选行为尚未构成犯罪,但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将依法给予治安处罚。一般情况下,可处以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若情节较重,可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三、贿选行为人的行政处分
若贿选行为人为国家工作人员,除了追究法律责任外,还应根据违法行为必然构成违纪的事实,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贿选行为的处置程序
一、接受公民举报
公民可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本级(上一级)人大常委会或司法机关举报贿选等破坏选举的行为。对口头举报,接待工作人员应如实记录,并对举报人的个人信息保密。
二、整理审查举报材料
选举工作机构、纪检、信访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对公民的举报材料进行统一梳理,并向本级(上一级)选举委员会或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报送审查。
三、进行调查取证
本级(上一级)选举委员会或人大常委会在审查举报材料后,应及时进行调查和认定。
四、贿选的处置程序与形式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贿选行为的处置决定由选举委员会作出。具体程序如下:1、宣布当选无效:对通过贿选行为取得代表资格的当事人,在其所在选区的选民大会上宣布其当选无效。2、处理贿选行为当事人:根据情节的不同,对贿选行为的当事人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1)行政处分:包括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纪律处分和治安处罚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破坏选举秩序的行为,可处以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者,可处以5日以上拘留,并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对聚众实施破坏的首要分子,可处以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2)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可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剥夺政治权利。刑罚形式包括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