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16
在二手房买卖中,定金是一种常见的支付方式。双方达成基本意向后,购房人通常需要支付定金。如果任何一方违约导致合同无法执行,定金将受到定金罚则的约束。具体而言,如果购房人违约,将无法要求返还定金;如果卖方违约,将需要双倍返还定金。然而,定金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约定定金数额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
如果买方有足够的资金来全款购房,履行付款义务的问题不大,那么应重点防范卖方的违约行为。一般来说,买方可以约定较高数额的定金,例如总价的20%。这样一来,卖方违约的成本就增加了,从而促使其及时办理过户手续。
在买方通过贷款购房的情况下,买方违约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买方没有足够的把握按时办理房贷,应适当降低定金支付比例,或者延长贷款办理期限,或者明确约定无法办理贷款时可以重新更换贷款银行再次办理。尤其是在目前银行对贷款审核越发严格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补救措施的约定,一旦贷款无法办理,买方将承担违约责任。
原则上,购房人无法办理按揭贷款属于其违约行为。然而,在2010年4月和6月,国家部委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如国十条、京十二条和三部委二套房标准等。如果购房人由于政策变化而无法按原合同办理房贷,可根据购房人的需求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购房人希望继续购房,可以变更合同(加付首付、延长贷款期限)后继续履行合同。
如果购房人不想继续购房,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支付的全部款项,同时不承担违约责任。
当然,如果购房人无法贷款不是由于上述政策导致的,那么在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购房人应承担违约责任。许多消费者认为购房定金实质上是地产商的“霸王定金”。他们认为,无论责任归属于谁,购房定金都应退还给消费者。由于消费者在整个购房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他们的知情权在一开始就没有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因此,消费者在购房前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以避免各类购房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