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11-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如果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仲裁时效期间会重新计算。如果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会中止。一旦中止的原因消除,仲裁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
对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情况,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后,劳动者需要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
1. 全面了解与争议相关的事实,并收集整理足以证明事实的证据材料。
2. 逐一核查己方证据原件与复印件是否完全相符,避免缺页、遗漏或顺序错乱。
3. 在理性判断己方主张是否在法律层面上能够完全成立的基础上,预先考虑调解方案。劳动仲裁机构在开庭过程中会组织调解,以查明事实为基础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制作《仲裁调解书》。一旦调解书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无需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4. 如果需要证人出庭作证,应在开庭前向仲裁机构提交证人身份证复印件、联系方式和待证明事项说明。
5. 明确开庭通知书所记载的开庭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避免迟到、缺席或遗漏身份证件和证据原件。
6. 如果因特殊原因无法准时到庭,应在开庭日期前4日通知仲裁委员会,并递交书面说明。经仲裁机构同意,可以延期开庭或延时开庭。当事人也可以申请中止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