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5-1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劳动关系的认定首先要考虑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指挥与被指挥、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是认定劳动关系的首要标准,因为这种关系体现了劳动关系中的人身隶属属性,也是劳动关系的根本标志。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多样,既可以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直接具体管理,也可以是劳动规章制度下的间接抽象管理。此外,劳动关系的认定不应只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而应全面考虑用人单位的角度。
其次,劳动关系的认定还要考虑用人单位是否提供基本的劳动条件。劳动条件主要包括劳动场所、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用人单位之所以成为用人单位,就在于其掌握了相应的劳动条件,并以此作为使用劳动者劳动力的基础,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指挥和监督。然而,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条件仅限于基本劳动条件。
最后,劳动关系的建立可以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确定,也可以通过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方式来确认。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可参考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用人单位发放的身份证件、劳动者填写的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和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凭证,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在计件工资的劳动关系中,如果工资是通过用人单位的账户、老板个人账户或公司财务人员账户转账的方式支付的,可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在劳动案件中,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至关重要。例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带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的证言(包括离职和在职员工)、录音录像或其他有劳动者姓名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书面材料等。当然,即使没有证据,仍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会存在败诉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