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如果劳动者在职,则不受申请期限限制。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对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情况,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情况下,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应提交正本一份,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内容应包括:
申诉人应提供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被诉人应提供法人注册登记资料原件。
应提供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建立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明文件。
应提供其他与劳动争议相关的证据材料复印件,并列明证据清单。
如需委托代理人,应同时提交授权委托书一份。授权委托书应详细说明受委托人的基本情况、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委托权限如果包括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的,委托人必须逐项列明。
对于(省)市属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非本市户口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请到(省)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对于用人单位注册地址在本市市属区内的劳动争议,请到本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