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限制期间可否申请专利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竞业限制法律知识

竞业限制期间可否申请专利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8-23

 
171034
劳动者从原公司辞职的时候,也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在竞业限制期间他没有什么事情,就利用自己之前工作的经验跟掌握到技术,研发了一项新的专利,该项专利跟之前公司生产的产品很像,那竞业限制期间可否申请专利?手心律师网小编给您提供一些意见。

竞业限制期间是否允许申请专利

根据竞业协议中是否规定了关于申请专利的限制来决定。如果劳动合同中规定劳动者在离职竞业期间不能申请专利,那么劳动者自然就无法申请专利。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竞业限制的适用人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竞业限制的适用人员范围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和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但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该规定主要有三层含义:

  1. 竞业限制仅适用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不适用于普通员工。
  2. 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和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
  3. 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于一般员工而言,如果他们在工作中无法接触到企业的商业秘密,用人单位无需与他们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用人单位应仅选择那些接触、了解或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人员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以保护企业的核心秘密和经营利益。

由于立法对竞业限制的适用人员范围未作明确规定,可能出现竞业限制的适用人员范围过宽的情况。这可能导致用人单位不论员工从事何种岗位、是否接触到商业秘密以及其文化程度如何,都要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这种做法显然不妥。

这使得用人单位对其利益不会造成威胁和损害的人员也受到竞业限制,从而损害了他们的劳动权利,并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付了不必要的经济补偿。

延伸阅读
  1. 合同工违纪的处罚依据
  2. 张某起诉黄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请求经济赔偿
  3. 公司向员工要求赔偿工作失误的合法性
  4. 劳动合同期间辞职的违约责任
  5. 签了合同刚入职两个星期怎么离职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2.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3.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限
  4. 公司保密协议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5.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6. 第一章:劳动规则
  7.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劳动合同订立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违反竞业限制条款关于违约金的规定
  3.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4.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5. 集体合同的效力
  6.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