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0-04
(一)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
(二) 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或排除劳动者权利;
(三)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对于劳动合同的无效或部分无效,应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进行确认。
1. 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
2. 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且必须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所使用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是伪造或变造的虚假身份证件,并希望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
3. 犯罪客体:本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信用,即行为人使用伪造或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会对社会诚实信用秩序造成破坏。
4. 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需要提供真实身份的活动中,使用伪造或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