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法院申请延期审理工伤赔偿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2
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人民法院是需要遵守效率与公平原则的。但是如果有法定延期审理的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或者当事人的申请,决定是否延期审理。那么,工伤赔偿如何向法院申请延期申理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1. 在法院出具的《举证通知书》约定的时间内申请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6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法院出具的《举证通知书》约定的时间内申请延期审理工伤赔偿案件。
2. 与办案法官确认并取得同意
在申请延期审理之前,建议与办案法官进行连续沟通,并确认是否可以延期审理工伤赔偿案件。如果法官同意延期审理,可以递交一份书面申请。
3. 延期审理的情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6条的规定,延期审理可以发生在以下情形下:- 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对延期后的审理仍然有效。然而,延期的时间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
工伤赔偿纠纷注意事项
1. 工伤赔偿纠纷的定义
工伤赔偿纠纷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与用人单位之间,在确定工伤保险待遇项目、赔偿标准等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各方权利义务关系争议。常见的工伤赔偿纠纷类型包括工伤认定纠纷、工伤赔偿标准纠纷等。
2. 工伤认定的特殊情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认定不包括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等情形。如果工伤职工存在上述情形,将不被认定或视同为工伤。
3. 劳动合同中的无效约定
劳动合同中不得约定发生工伤用人单位概不负责的条款,此类约定属于无效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4. 举证责任
如果受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同该观点,用人单位应当举出证据证明其主张。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或拒绝提供证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
1. 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伤害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
3. 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的履行工作职责受暴力等意外伤害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
4. 患职业病
患职业病的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
5. 因工外出期间的伤害或事故下落不明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
6. 上下班途中的机动车事故伤害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
7.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还有其他情形可以认定为工伤。
8. 特殊情形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情况,以及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情况,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并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在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情况,都视同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