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2-04
2008年5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协商购买一宗土地和房产。乙公司授权王某以丙公司的名义与甲公司签订了《房产、地产转让协议书》。根据协议,甲公司已履行了支付价款的义务。然而,乙公司和丙公司故意隐瞒了土地不能过户的实情,违反了协议的约定,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根据协议中的仲裁条款,甲公司提出以下仲裁请求:
乙公司辩称与甲公司没有形成房地产买卖合同关系,也没有约定仲裁条款。乙公司请求驳回甲公司对乙公司的仲裁请求。
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是我国《仲裁法》的要求,也被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仲裁立法所规定。除了以签字形式达成的仲裁协议外,行为或默示方式达成的仲裁协议也可以被视为书面仲裁协议的一种形式。虽然我国的法律和司法实践中尚未对此进行明确规定,也没有相关案例,但借鉴国际先进做法,扩大对“书面”的解释,使未签字的当事人仲裁协议生效,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立法趋势。
建立在程序审查基础上的仲裁裁决的撤销司法审查制度,应受到仲裁协议效力的约束。不能以仲裁协议未签字为由撤销仲裁裁决。虽然我国尚未对此类情况进行明确规定,也没有相应的案例,但是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应该将其纳入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
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可以验证以上观点。
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对于仲裁的效力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已经形成了扩大对“书面”的解释,使未签字的当事人仲裁协议生效的趋势。在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该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将仲裁协议的效力扩张纳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