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比较研究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8-26
国际商事仲裁中法律适用的复杂性
一、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问题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法律适用问题相对于国际民事诉讼而言更加复杂。在国际民事诉讼中,法院通常会依据法院所在地的程序法和冲突法来确定实体法的适用。然而,在国际商事仲裁中,当事人则可以自主选择程序法、冲突法和实体法,从而逸出仲裁地法律的控制。仲裁协议是当事人自愿接受仲裁的唯一书面证据,也是仲裁机构取得管辖权的法律依据。根据1958年《纽约公约》的规定,仲裁协议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表示愿意将可能发生的争议交由仲裁解决的仲裁条款,另一种是当事人在主合同之外另行签订的或包含在往来函电中的仲裁协议。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问题涉及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和仲裁机构是否具有管辖权等重要问题。其中,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与当事人的缔约能力、仲裁协议形式的有效性和实质的有效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中存在一个难点:当仲裁协议以主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的形式出现时,是否可以适用主合同的准据法?传统的做法是将主合同与仲裁条款视为一体,因此仲裁条款顺理成章地适用主合同的准据法。然而,在正常的仲裁程序中,仲裁机构在受理案件前往往无法确定主合同的准据法。在这种情况下,仲裁机构如何确定主合同的准据法?随着仲裁协议独立性原则的确立,传统的“主从关系说”已被当代仲裁立法所摈弃。即使是英国这样传统做法的代表国家也接受了仲裁协议独立性原则,并通过立法方式予以确认。因此,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问题需要仔细研究和解决。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原则将对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产生重要影响,为确保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和仲裁机构的管辖权,当事人和仲裁机构应当充分考虑仲裁协议的形式和实质,并遵循相关法律规定进行选择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