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0-30
根据法律规定,标的物在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毁损、灭失的风险。而一旦交付完成,这一风险则转移给买受人,除非法律或当事人另有规定或约定。
如果标的物不能按约定期限交付,而是由于买受人的原因导致的,买受人应自违约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对于由出卖人出售并交由承运人运输的标的物,在合同成立时起,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如果合同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约定不明确,而标的物需要运输,出卖人在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如果出卖人按约定或根据合同法第141条第2款第2项的规定将标的物放置于交付地点,而买受人违反约定未收取标的物,那么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违约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
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是指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所有权从出卖人转移至买受人。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是买卖合同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不仅体现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还与风险负担和利益承受有直接关系。
根据《合同法》第133条的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在标的物交付时转移,除非法律或当事人另有规定或约定。这一规定确认了“交付转移所有权”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合同标的物交付的同时,标的物所有权也同时转移。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标的物所有权并不与标的物的交付同时转移,例如机动车买卖、房屋买卖等合同。这是因为特定的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特别约定导致的。
根据《合同法》第134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如果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其他义务,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这被称为“保留所有权条款”。一般情况下,合同标的物在交付之前,所有权属于出卖人;而交付后,所有权则属于买受人。但如果当事人约定了上述“保留所有权条款”,并且买受人未按约定履行义务,即使标的物已经交付给买受人,该标的物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出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