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点击数:69 更新时间:2023-12-18
法律上面存在动产和不动产之分,作为不动产的财产,衍生出一项权利,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对于这个权利是建筑物业主所独享有的,他指的是一栋建筑物中业主专有部分的单独所有权、共有权以及因共有关系而产生的管理权,最高院针对这项权利单独做了规定,接下来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熟悉一下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业主的认定
根据物权法第二章第三节的规定,依法登记取得或者根据物权法规定取得建筑物专有部分所有权的人,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的业主。此外,基于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商品房买卖民事法律行为,已经合法占有建筑物专有部分,但尚未依法办理所有权登记的人,可以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的业主。
第二条 专有部分的认定
建筑区划内具有构造上的独立性、利用上的独立性,并能够登记成为特定业主所有权的房屋、车位、摊位等特定空间,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的专有部分。规划上专属于特定房屋的露台等,也应当认定为专有部分的组成部分。
第三条 共有部分的认定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共有部分外,建筑区划内的基础、承重结构、外墙、屋顶等基本结构部分,通道、楼梯、大堂等公共通行部分,消防、公共照明等附属设施、设备,避难层、设备层或者设备间等结构部分,以及其他不属于业主专有部分、市政公用部分或其他权利人所有的场所及设施等,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六章所称的共有部分。建筑区划内的土地属于业主共同享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但属于业主专有的整栋建筑物的规划占地或者城镇公共道路、绿地占地除外。
第四条 共有部分的合理利用
业主基于对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特定使用功能的合理需要,无偿利用屋顶以及与其专有部分相对应的外墙面等共有部分的,不应认定为侵权。但违反法律、法规、管理规约,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除外。
第五条 车位的配置与处分
建设单位按照规划确定的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与房屋套数的比例,将车位、车库以出售、附赠或出租等方式处分给业主的,应当符合物权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有关“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的规定。
第六条 增设的车位
建筑区划内在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之外,占用业主共有道路或其他场地增设的车位,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七十四条第三款所称的车位。
第七条 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性活动、处分共有部分,以及业主大会依法决定或管理规约依法确定应由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的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八条 专有部分面积和建筑物总面积的认定
专有部分面积按照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面积计算,尚未进行物权登记的按测绘机构的实测面积计算,尚未进行实测的按房屋买卖合同记载的面积计算。建筑物总面积按照前项的统计总和计算。
第九条 业主人数和总人数的认定
业主人数按照专有部分的数量计算,一个专有部分按一人计算。但建设单位尚未出售和已出售但尚未交付的部分,以及同一买受人拥有一个以上专有部分的,按一人计算。总人数按照前项的统计总和计算。
第十条 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处理
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未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请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若业主以多数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其行为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一条 有利害关系的业主
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本栋建筑物内的其他业主,应当认定为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建筑区划内,本栋建筑物之外的业主,主张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应证明其房屋价值、生活质量受到或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第十二条 业主决定的撤销
业主以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其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为由,依据物权法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定的,应当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作出决定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第十三条 业主公开的情况和资料
业主请求公布、查阅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物业服务合同、共有部分的使用和收益情况、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处分情况等情况和资料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四条 侵害业主共有部分的行为
建设单位或其他行为人擅自占用、处分业主共有部分、改变其使用功能或进行经营性活动,权利人请求排除妨害、恢复原状、确认处分行为无效或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若属于擅自进行经营性活动的情形,权利人请求行为人将扣除合理成本之后的收益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或业主共同决定的其他用途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行为人对成本的支出及其合理性承担举证责任。
第十五条 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业主或其他行为人违反法律、法规、国家相关强制性标准、管理规约,或违反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依法作出的决定,实施损害房屋承重结构、损害或违章使用电力、燃气、消防设施,在建筑物内放置危险、放射性物品等危及建筑物安全或妨碍建筑物正常使用、违反规定破坏、改变建筑物外墙面的形状、颜色等损害建筑物外观、违反规定进行房屋装饰装修、违章加建、改建,侵占、挖掘公共通道、道路、场地或其他共有部分等行为的,可以认定为物权法第八十三条第二款所称的其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十六条 物业使用人的权利和义务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涉及专有部分的承租人、借用人等物业使用人,根据法律、法规、管理规约、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的决定以及与业主的约定,享有相应权利,承担相应义务。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的定义
本解释所称建设单位,包括包销期满,按照包销合同约定的包销价格购买尚未销售的物业后,以自己名义对外销售的包销人。
第十八条 物权归属争议的处理
人民法院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案件中,涉及有关物权归属争议的,应当以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
第十九条 适用范围
本解释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因物权法施行后实施的行为引起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适用本解释。已经终审的案件和申请再审或按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不适用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