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关系是怎样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关系是怎样的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6-26

 
133164

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关系

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解,需要进行澄清和解释。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整体利益,与该范围内的个体必定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可以是事实上的或法律上的。然而,超越一切个体的抽象的公共利益是不存在的。

公益诉讼的定义和原告主体资格

为了维护公益,公民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来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提起诉讼。这就是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需要明确的是,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并不要求与个体权利及法律上利益存在直接利害关系,而是强调无直接利害关系。这一概念科学地界定了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之间的关系。

关于原告主体资格的讨论

有学者主张另行构建行政公益诉讼,他们认为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是绝对割裂的,公共利益是抽象的利益,因此无法通过个体启动诉讼。然而,这种观点有待商榷。在构建行政公益诉讼之前,我们应该弄清行政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在原告主体资格上的联系。

扩大化解释原告主体资格

为了纳入公益诉讼,我们可以通过扩大化解释“法律上利害关系”的概念,以容纳“无直接利害关系”。而不应该从界定公共利益的范畴来引入公益诉讼。这是因为,确定公共利益有时是容易的,但有时却很困难。另外,我们应该尽可能从制度本身内部寻求发展,而不是人为地引入另一种制度。

考察司法审查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发现,在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之初,为了解决行政公益诉讼与传统诉讼制度的冲突,这些国家并没有立即改造行政诉讼制度,而是通过扩充相关法律条文的内涵来实现的。

延伸阅读
  1. 诉中保全是否一定要担保
  2.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是如何的
  3. 车辆挂靠与劳动关系:并非同一概念
  4. 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模式及其研究发展
  5. 公益诉讼案件如何申请复核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3.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6.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7. 行政诉讼的证据性质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