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的分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法律知识

公益诉讼的分类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6-23

 
398473
公益诉讼是指针对他人的行为,社会团体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我国目前法律规定了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公益诉讼由特定的社会团体提出,那么,公益诉讼的分类是怎样的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根据诉讼性质的分类

公益诉讼可以根据诉讼的性质分为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公益诉讼应当是一种独立的诉讼类型,与现有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并列。然而,考虑到公益诉讼中所提出的诉讼请求的特点,以及与现行诉讼制度的协调发展,可以将基于民事请求权的诉讼请求归结为民事公益诉讼,而起诉行政机关进行行政行为的为行政公益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并不存在所谓的“刑事公益诉讼”一词。因为犯罪行为不仅侵害了个人和社会的利益,也侵害了国家利益。如果侵害公共利益达到犯罪的程度,都属于刑事公诉案件。

二、根据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情况的分类

公益诉讼可以根据提起诉讼的主体情况分为公诉公益诉讼和私诉公益诉讼。公诉公益诉讼是根据法律规定,由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的公益诉讼。私诉公益诉讼是由公民或者社会团体提起的公益诉讼。

三、根据公益诉讼当事人的确定方式的分类

公益诉讼可以根据公益诉讼当事人的确定方式分为法定公益诉讼、协议公益诉讼和任意公益诉讼。

法定公益诉讼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某些主体对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利益有保护责任,或者其自身即为权利主体,在特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以原告身份提起的诉讼。

协议公益诉讼是指在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有权主体根据法律规定,将起诉权利通过协议授予某些社会团体或者公民,由其作为原告提起诉讼。其中,公益诉讼信托是最常见的协议公益诉讼形式。

任意公益诉讼是指在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本国公民或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均有权提起诉讼。

四、根据公益诉讼保护的利益的分类

公益诉讼可以根据保护的利益不同分为环境公益诉讼、劳动公益诉讼、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基本平等权保护公益诉讼、基金公益诉讼和其他公益诉讼。

五、根据提起公益诉讼的目的的分类

公益诉讼可以根据提起诉讼的目的分为以实体权益保护为目的的主观公益诉讼和以保护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为目的的客观公益诉讼。

延伸阅读
  1. 各级政府应支持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
  2. 生态环境诉讼中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处理方式
  3. 法院是否需要公告受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4. 个人是否可以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
  5. 消费者公益诉讼的费用由谁承担

环保法热门知识

  1. 加强政府责任: 地方政府需承担实质责任以保护水环境
  2. 环境税的发展历程
  3. 海洋环境污染责任及处罚
  4. 财产损害与环境污染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9号
  6. 排污申报受理程序及所需材料
  7. 环境保护税立法中的问题及思考
环保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