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回避限制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回避限制是什么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0-05-25

 
132859

2.行政程序结束后当事人不得提出回避申请。当事人请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是一项程序权利,这项程序权利的行使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事后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情况可能是:(1)事先知道回避情况存在,事后因不满成果而提出回避申请。这种情况应视为其放弃申请权。因为,为了确保程序的有效进行,当事人有任务随时行使自己的权利,抵制无效程序的开端。知道回避情况的存在而不提出异议,只能阐明当事人心怀不良动机,法律不能使人出于不良动机而获利。(2)回避情况事后才知道,当事人因此而提出回避申请。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告诉回避申请权的,可以作为程序违法的理由在行政接济程序中提出来。如果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已经告诉回避申请权的,则可以视为当事人放弃回避申请的权利。

3.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下做出的行政行动的效率。回避本身是为了防止行政机关工作可能作偏私的决定,因此,这并不意味着存有偏私情况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做出的决定必定不公平。但是,对一个有偏私情况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没有回避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尽管在法律上可能无可挑剔,但人们也可能会有在美餐时咽下一只苍蝇时产生的恶心、排挤之感。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有偏私的情况,在法律上意味着他已丧失了作出裁决的资格,一个没有资格的人做出的裁决怎么可能是有效的呢?因此,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做出的行政行动应为可撤销,除非当事人放弃申请权。

延伸阅读
  1. 行政程序结束后当事人不得提出回避申请
  2. 公务员辞职回避制度
  3. 公务员回避制度
  4. 公务员回避规定及其类型
  5. 公务员申诉回避的程序和原则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刑事诉讼的法律主体
  2.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共同地域管辖有哪些情况?
  3. 行政起诉状的合义、功能
  4.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5. 行政机关处理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原则
  6.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7. 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