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证据规则解读之取证规则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解读之取证规则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4-05-16

 
132658

取证规则

一、取证时限规则

取证时限规则是指在收集、调取证据时应遵循的时间要求。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诉讼中不能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第3条)。同时,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之后自行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因此,被告收集证据应在行政行为做出之前的行政程序中进行(第60条1项)。然而,这一规则并不适用于原告和第三人。

二、证据形式要件规则

证据形式要件规则指证据在形式上应满足的条件。证据形式是审查和判断证据可采信性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除了内容因素外,证据形式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证据材料是否被采用。证据形式是在取证过程中形成的。加强对证据形式要件的理解认识,不仅可以规范取证行为,还有助于提高质证和认证水平。

书证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所表达和记载的思想内容明案件待证事实的书面文件或其他物品。书证具有稳定性强、易于保存、不受载体限制等特点。在调取书证时,应优先选择原件或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节录本。同时,应注明出处并经核对无异后加盖印章。对于报表、图纸、账册、科技文献等,还应附有说明材料。而对于询问、陈述、谈话类笔录,应由执法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签名或盖章(第10条)。

物证

物证指以其存在形式、外部特征、内在属性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实体物和痕迹。在调取物证时,应优先选择原物,如果确有困难,可以调取与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或该物证的照片。对于种类物,可以只调取其中的一部分(第11条)。

电子证据

电子证据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证据形式,包括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电子资金划拨、电子公告牌记录等。在调取电子证据时,应优先选择原始载体或复制件,并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证明对象和制作人等信息。对于声音资料,应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第12条)。

延伸阅读
  1.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通释(下)
  2.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刍议
  3. 行政诉讼证据审查有什么规则
  4. 行政诉讼证据的举证规则是怎样的
  5. 解读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证据规则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撤销判决及其适用情形
  2.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3. 开办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条件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6.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7. 行政诉讼的证据性质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