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8-27
报名人员需在指定的报名网站上填写并提交个人信息资料。报名资格一经招聘单位初审通过后,不得更改。报考人员不能同时使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进行报名,报名和考试时必须使用一致的身份证。
招聘单位指定专人进行资格初审工作,根据应聘人员提交的信息资料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并在网上公布初审结果。如果招聘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对报名人员信息进行处理,则视为初审通过。招聘单位在网上报名期间提供咨询服务,并公布咨询电话。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招聘单位应留存其报名信息以供资格审查时参考。
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需在规定日期前进行网上缴费,逾期未办理缴费手续的将被视为放弃。缴费成功后,应下载打印各种表格和准考证。
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进入面试的应聘人员需按要求向招聘单位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的应聘人员将被视为弃权。经审查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经主管机关核准后将取消其面试资格。因弃权或取消资格造成的空缺将按笔试成绩递补。
笔试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的成绩。设定最低合格分数线,由主管机关根据应聘人数和考试情况确定。
面试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按备案的面试方案组织实施。根据笔试成绩和招聘计划,按比例确定面试人选。面试结束后,根据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计算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考试总成绩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的人选。
根据考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的人选,并依次等额组织进行考核体检。对考核、体检不合格人员造成的空缺,可从其他进入同一岗位考核范围的人员中递补。
经考试、考核、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公示7日无异议后,由聘用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提出聘用意见,报人事厅备案。符合聘用条件的,由人事厅发放《事业单位招聘人员通知书》,双方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试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至最长6个月。
为保证招聘工作的公正性,招聘单位要实行政务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布招聘工作的进展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招聘主管机关将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对招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行为进行查处,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应聘人员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