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1-25
根据2016年1月15日在京举办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相关部委官员的表态,高校和公立医院可能会取消事业编制。这一改革对相关领域将产生重大影响。
外界分析,编制创新改革的研究与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有关。目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已基本完成,大部分城市的事业单位已开始缴纳社保。然而,这次养老保险改革并未统筹考虑编内、编外人员的问题,导致编内、编外人员之间存在"同工不同酬"的问题。
在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内部,编内和编外人员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编内人员享受更稳定的工作和更好的福利待遇,而编外人员则无法享受相同的待遇,包括涨工资、职业年金和其他福利。这种"同工不同酬"现象在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
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相关部委官员表示,今年将重点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
对于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取消,对编外人员来说是好消息。目前,北京市已成为首个取消高校、公立医院编制管理的地区。根据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高等学校、公立医院等将逐步创造条件,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不再纳入编制管理。
目前,对于编制创新改革的具体内容尚不明确。北京高校普遍采取"备案制管理",即根据编内和编外人员的数量备案职工岗位并进行财务预算。然而,更细节的内容仍需要在改革的试点和探索中发展出一套新的管理规范。
根据专家的建议,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应严格限制,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可以适当放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完全依靠财政拨款,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则依靠财政拨款和公共服务收费。对于依靠公共服务收费的单位,所有聘用人员都应纳入编制管理,而不再需要财政拨款。这样可以提高运行效率。
事业单位改革的下半场将涉及编制创新改革、编外人员的安置以及高校、医院等单位取消编制管理。这些改革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取消编制管理的试点工作尚未展开,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