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如何保护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职业病法律知识

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如何保护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8-30

 
81558
我们知道,如果职工因工作原因,患有职业病的,需要进行职业病鉴定,对于患有职业病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负责赔偿。那么,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如何保护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职业病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职业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劳动者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对职业病的预防都有相应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被认定为职业病。

职业病的诊断和认定

根据卫生部(87)卫防字第60号文件第4条的规定,职业病的诊断应按照《职业病诊断办法》及其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的诊断必须由市地级以上的职业病医院来确定。

一旦职业病被确诊,根据劳动能力的丧失程度和职业病诊断证明,患者在治疗和休养期间,以及在医疗后被确定为残废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都应按照现行的因工待遇进行处理。

职业病的处理方法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职业病,应前往当地具备职业健康检查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体检。如果确诊为职业病,需要向当地具备资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在申请诊断时,需要提供相关的职业史、体检证明和工作场所检测报告等资料。诊断完成后,应向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索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用人单位的责任和劳动者的权益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如实告知劳动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工伤保险等待遇。这些信息也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载明,用人单位不得隐瞒或欺骗劳动者。

在职业病的防治中,相关单位应进一步保护工人的健康和权益。用人单位应安排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体检,并承担相应费用。劳动者离开原岗位或原用人单位后,两年内出现疑似职业病症状的,可向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诊断。经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职工,应被认定为工伤,享有工伤保险和其他职业病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医疗和生活保障的责任应由用人单位承担。

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

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诊断为职业病的劳动者应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伤残等级,并与所在单位联系,依法享有职业病治疗、康复以及赔偿等待遇。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赔偿义务,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延伸阅读
  1. 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2. 法律对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3. 非法排污水怎么处理
  4. 行政监督属于行政管理吗
  5.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适用范围的规定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特殊工种退休申请的证明材料
  2. 童工多少岁才算童工,有哪些规定
  3.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4. 赠予所得房产转让税费:了解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5.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
  6. 电动车人行横道被撞致命:法律责任与赔偿分析
  7.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