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什么意思,行政行为的效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什么意思,行政行为的效力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1-09

 
130293

公定力的概念和特征

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在未经法定程序变更或撤销前,一经做出即具有被推定为合法、有效的法律效力,公民和组织不得否认其效力。公定力又被称为效力先定或推定有效。

公定力的特征:

1. 公定力是行政行为效力的基础。

2.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及申诉期间行政行为一般不停止执行。

行政行为的效力表现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为的一部分。

行政行为的效力主要表现为:

1. 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

行政行为一旦有效成立,具有不可变更和不可争辩的力量,不能随意变更或撤销。

2. 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

行政行为成立后,对有关人员或组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必须遵守和服从。

3. 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

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被推定为合法有效,相关当事人应当先加以遵守或服从。

4. 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

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以实现行政行为的内容。

行政行为的含义

行政行为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1.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主体要素是行政主体。

2.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职权、职责要素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和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

3. 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行政行为作为法律概念,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延伸阅读
  1.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
  2. 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性质和效力是什么
  3. 对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的理解
  4. 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种类有哪些
  5. 行政行为的先定力是什么意思,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

行政强制法热门知识

  1. 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限制及购买要求
  2. 拘留所存款的移交和管理规定
  3. 滞纳金缴纳: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
  4. 民用飞机机组组成人员有哪些
  5. 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
  6. 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政行为有哪些
  7.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什么意思,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强制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