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8-21
办案人员应该收集和登记举报、申诉、控告、上级机关交办或有关部门移送、当事人交待、执法人的检查材料等,并进行必要的初步核查。
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办案人员应填写《立案审批表》,附上案件来源材料,并经办案单位领导签署“同意办案人意见,拟由xxx,xxx承办此案”的意见,加盖单位印章,报主管局批准。主管局长批准立案后,签署“同意立案”,由xxx,xxx承办此案。
一旦立案批准,办案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查。办案人员在调查时应出示有效执法证件。在现场检查时,应制作《现场检查笔录》以反映现场全貌。当事人应在场,要求其在笔录上签字。询问有关人员时,应制作《询问笔录》,并交被询问人核对。被询问人应逐页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并在笔录最后一页注明“经审阅无误”或者“以上笔录我看(或听)过,和我说的一样”。如果调取原始证据有困难,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材料的复制件,并在复制件上注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字样,同时表明出处,并签名或盖章。
根据法律需要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或者扣留、封存、暂停销售等行政强制措施的,办案人员应填写《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填写《财物清单》并实施。扣留、封存的财物必须与《财物清单》一致,解除强制措施后,办案人员应办理批准手续后方可实施。
案件调查终结后,办案人员应立即制作《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并草拟《处罚决定书》。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应包括案件的由来和简要调查经过、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违法事实、案件性质、处罚建议等。法律条款的定性和处罚依据应写清具体内容。
办案人员完成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并草拟行政处罚决定书后,连同案件材料一并报县局法制机构核审。
核审通过后,报主管领导批准。主管领导批准时应签署具体处罚意见。
主管领导批准处罚建议后,办案人员应填写《行政处罚告知书》或《听证告知书》,一式两份,送达当事人,并要求当事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字或盖章。处罚理由和依据必须引用到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条款。
如果当事人在告知书中未对拟对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进行陈述和申辩,或未提出听证申请,行政处罚建议成立。如果当事人提出申辩,将申辩材料连同办案人的答辩材料一并报主管领导审批。如果当事人要求听证,应告知其到法制科申请听证。听证结束后,写出听证报告,连同听证材料和案卷报主管领导审批。
处罚决定作出后,打印《行政处罚决定书》,由办案人员依照送达规定送达当事人。
如果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果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法制员应做好书面答复或应诉准备。
案件处罚决定执行完毕后,办案人员应在15日内将案件材料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