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工商行政处罚程序比较有哪些不同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1-29
新旧工商行政处罚程序的不同
一、广告违法管辖规定的增加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于2007年9月4日公布并于10月1日施行的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新旧行政处罚程序相比较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二、立案时限规定的增加
新的程序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收到投诉、申诉、举报、其他机关移送、上级机关交办的材料后,应在七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并决定是否立案。特殊情况下,可以将立案时限延长至十五个工作日内。
三、新的证据种类和取证要求的增加
新程序增加了计算机数据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种类,并规定办案人员应当收集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如果收集原始载体有困难,可以收集复制件,并在复制件上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等情况。此外,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四、域外及港、澳、台取证规定的增加
根据新规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取得的证据应当说明来源,并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再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证据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取得的证据,应当具有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的证明手续。
五、工商所法制员案件核审职责的明确
对于工商行政管理所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的案件,由工商行政管理所的法制员负责核审。
六、一般程序案件结案期限的明确
根据新规定,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如果案情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可以延长三十日。而对于案情特别复杂、经过延期仍不能作出处理决定的案件,应当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相关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是否继续延期。需要注意的是,案件处理过程中的听证、公告和鉴定等时间不计入案件办理期限。
七、告知案件处理结果的义务的明确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涉及投诉、举报、申诉的违法嫌疑人作出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销案、移送其他机关等处理决定时,应当将处理结果告知被调查人和具名投诉人、申诉人、举报人。如果根据相关规定需要公示的,应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公示。
八、公告送达的途径的明确
根据新规定,公告送达可以选择在全国性报纸或者办案机关所在地的省级报纸上进行公告,也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公告栏上张贴公告,并可以同时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网站上进行公告。公告发布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后,即视为送达。在公告送达的情况下,应当在案卷中详细记录原因和经过。
九、退还无主财物处理的严格化
对于需要退还当事人财物的情况,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通知当事人在三个月内领取。如果当事人不明确,应当通过公告方式通知当事人在六个月内认领财物。通知或公告的认领期限届满后,无人认领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依照相关规定采取拍卖或变卖等方式处理物品,将变价款保存在专门账户上。如果一年内仍无人认领变价款,经扣除保管和处理物品所需的必要费用后,将剩余款项上缴财政。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则按照其规定执行。
十、(执法)监督的增加
根据新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有权决定对本机关依照本规定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重新进行审查。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有权决定对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本规定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重新进行审查。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办案人员,应根据情节追究行政责任。如果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十一、省级工商局权限的扩大
新规定扩大了省级工商局的权限。具体而言,一是工商所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处罚的具体权限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确定。二是《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证》的制定、核发或授权核发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一进行。三是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辖区内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审案件的类型和范围。四是重大、复杂案件,或者对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处罚的案件范围,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确定。五是罚没物资的管理、处理制度的具体办法,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