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行政赔偿的要件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10-09
卫生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行政主体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的规定,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行政主体、行政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和因果关系四个部分。行政主体指的是执行行政职务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机关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如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和地方行政机关(如地方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工作人员既包括行政机关中的工作人员,也包括受上述机关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是行政赔偿责任中最基本的构成要件。违法包括违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与规章、地方性法规与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和我国承认与参加的国际公约等。执行职务的范围包括职务行为本身的行为(如吊销许可证和执照)以及与职务有关连而不可分的行为(如警察刑讯逼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途中违反交通规则将他人撞伤)。
损害后果
行政赔偿责任的目的是对受害人受到的损害进行赔偿,因此损害的发生是行政赔偿责任产生的前提。损害包括人身损害与财产损害、物质损害与精神损害、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损害仅指物质损害与直接损害,不包括精神损害与间接损害。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连接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的纽带,是责任主体对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的基础与前提。如果缺乏因果关系,行为人就无义务对损害后果负责。因果关系的严格程度直接影响到受损害方合法权益救济的范围。在我国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中,因果关系的判断应采用直接因果关系,即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直接关系。行为并不要求是结果的必然或根本原因,但应是导致结果发生的一个较近的原因。至于关联性的紧密程度,则根据具体案情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