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09
1. 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以主观臆断为依据。
2. 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主要事实存在客观联系。
3. 收集间接证据的程序必须合法,方法必须科学。
间接证据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
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以及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一致,不能有矛盾。
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被告人有罪的惟一结论。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四项原则,才能作出有罪的认定。
间接证据具有以下功能:
间接证据可以用来排除犯罪嫌疑,帮助确定案件的真实情况。
间接证据可以用来发现和获取直接证据的线索,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
间接证据可以用来鉴别、印证和强化直接证据,增加其证明力。
间接证据具有独立的证明功能,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
在运用间接证据时,必须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每个间接证据都必须依法取得且已查证属实。首先,必须审查间接证据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其次,对每个间接证据必须经过庭上质证,查证核实。
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的内在联系。如果间接证据证明的是一堆相互不能结合的事实,这样的间接证据即使再多仍然不能定案。
间接证据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使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证明体系。依靠个别的证据定案显然是不行的,只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才能定案。
间接证据之间,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只有这样,作出的定罪结论才有可靠的依据,才能具有无懈可击的说服力。在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时候,切忌随意舍弃矛盾证据,勉强或者草草定案。
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能得出被告人有罪的惟一结论。刑事案件有其自身特点,且认定案件事实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其判决的严厉性高于民事判决,这就对证据的证明力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