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的分类与审查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刑事证据的分类与审查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1

 
414775
不管是那种案件的处理都离不开证据。证据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证据都应当具有证明力和证据能力。证据证明力是指证据对于待证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根据证据材料的来源,刑事证据可以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也称为第一手材料。

传来证据是指间接从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通常被称为第二手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传来证据概念与西方国家的传闻证据概念不同。传闻证据仅指并非陈述者直接感受而以言词或个人非言词的行为、意图表达一个主张的证据材料,不适用于实物证据材料。

二、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根据证据的证明作用,刑事证据可以分为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有罪证据是指可以肯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以及证明犯罪行为情节轻重的证据。

无罪证据是指可以证明犯罪事实不存在,或否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

三、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根据证据事实的表现形式,刑事证据可以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言词证据是指通过人的陈述,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

实物证据是指以物品的性质、外部形态、存在状况以及内容表现证据价值的证据,包括书面文件。其中,勘验、检查笔录也属于实物证据,因为它们是办案人员在勘验、检查中对所见情况的客观记载。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刑事证据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指可以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不需要经过推理过程就可以直观地说明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发生,以及是否为正在被追诉的人所实施。

间接证据是指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刑事间接证据的审查

在刑事诉讼中,对间接证据的审查判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物证的审查

首先要查证物证的来源是否合法,外形属性等特征是否与案件事实有联系,以确定是否存在假冒和伪造的情况。

二、证人的审查

其次要审查证人的品质,以及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及其他客观条件,以确定证人是否出于不良动机或受其他影响,从而造成提供的证言失实。

三、鉴定材料的审查

最后要审查鉴定材料的可靠性,包括鉴定人是否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资格,以及鉴定结论是否准确可信。

延伸阅读
  1. 刑事证据的分类及其意义
  2. 刑事证据清单
  3. 刑事证据审查判断方法
  4. 法律上规定的证据种类
  5. 减刑庭审笔录能作为刑事证据吗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赡养纠纷答辩状范文
  2. 购房合同备案流程
  3. 职务侵占证人出庭的法律规定
  4. 拆迁款起诉状的格式与内容
  5. 当事人是否可以多次申诉?
  6. 善意取得的要件
  7. 想离婚怎么协议财产保全申请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