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1
根据证据材料的来源,刑事证据可以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也称为第一手材料。
传来证据是指间接从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通常被称为第二手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传来证据概念与西方国家的传闻证据概念不同。传闻证据仅指并非陈述者直接感受而以言词或个人非言词的行为、意图表达一个主张的证据材料,不适用于实物证据材料。
根据证据的证明作用,刑事证据可以分为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有罪证据是指可以肯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以及证明犯罪行为情节轻重的证据。
无罪证据是指可以证明犯罪事实不存在,或否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
根据证据事实的表现形式,刑事证据可以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言词证据是指通过人的陈述,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
实物证据是指以物品的性质、外部形态、存在状况以及内容表现证据价值的证据,包括书面文件。其中,勘验、检查笔录也属于实物证据,因为它们是办案人员在勘验、检查中对所见情况的客观记载。
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刑事证据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指可以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不需要经过推理过程就可以直观地说明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发生,以及是否为正在被追诉的人所实施。
间接证据是指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在刑事诉讼中,对间接证据的审查判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查证物证的来源是否合法,外形属性等特征是否与案件事实有联系,以确定是否存在假冒和伪造的情况。
其次要审查证人的品质,以及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及其他客观条件,以确定证人是否出于不良动机或受其他影响,从而造成提供的证言失实。
最后要审查鉴定材料的可靠性,包括鉴定人是否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资格,以及鉴定结论是否准确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