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的分类及其意义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刑事证据的分类及其意义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3-26

 
393487
证据的提供对于一个案件的判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好的证据决定了一个案件能否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那么在生活中刑事证据有哪些分类,以下内容均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以下内容能为您心中的疑惑找到答案.。

1、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根据证据的来源,刑事证据可以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

传来证据是指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

原始证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证明力。

2、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根据证据的证明作用,刑事证据可以分为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有罪证据是能够肯定或否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证据。

无罪证据是能够否定犯罪事实存在,或者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

间接证据与原始证据不符的证据,属于无罪证据。

3、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刑事证据可以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言词证据是指表现为人的陈述,以言词为表现形式的证据。

实物证据是指表现为物品、痕迹或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

4、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刑事证据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能够单独地直接指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是不能单独地直接指明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的证据。

运用间接证据的原则

运用间接证据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间接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和法律性。

(2) 间接证据必须全面反映案件事实,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

(3) 间接证据之间,以及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没有矛盾。

(4) 间接证据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具有唯一性。

延伸阅读
  1. 刑事证据的意义
  2. 刑事证据口供补强规则,刑事证据优势证据规则
  3. 刑讯逼供口供的效力如何认定
  4. 深入解析刑事证据的种类与意义
  5. 多个辅助证据能成为直接证据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重新公诉的程序和条件
  2. 受理的法律概念及其法律后果
  3. 车辆价值损失的赔偿方式
  4. 已生效协议的撤销条件及程序
  5. 证人证言提交时间的法定规定
  6. 撤销裁定指令审理可不可以同一个人继续审理
  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执行程序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