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保全费交期限及相应规定的修订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7-02
在需要进行诉讼且涉及到了财产的案件中,为防止诉讼过程中债务人隐匿、转移、变卖财产等,可以申请诉讼保全。那么,法院财产保全期限是多久呢?新民事诉讼法中对此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规定,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做详细解答。
引言
2015年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新司法解释》),该解释于2015年2月4日起生效。其中,《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四百八十七条对诉讼保全费交期限作出了规定。
保全期限的修订
根据《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四百八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冻结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对动产的查封和扣押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对不动产的查封和其他财产的冻结期限不得超过三年。相较于之前的《通知》和《规定》,《民诉法新司法解释》对这些保全期限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与审理期限基本匹配。
续行保全期限的取消限制
《民诉法新司法解释》取消了续行保全期限不得超过第一次保全期限的二分之一的限制性规定。这一修订使得第一次保全期限与续行保全期限的规定保持了一致,避免了执法尺度的不统一。
审理程序中的财产保全期限
《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一百五十六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的方法和措施,依照执行程序相关规定办理。”该条规定被放在“保全”一章中,明确告知审理程序中有关财产保全的期限应依据《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四百八十七条的规定确定。
保全解除规定
根据《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一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若申请人的起诉或诉讼请求被生效裁判驳回,而财产保全尚未到期,人民法院将裁定解除保全。通过以上修订,诉讼保全费交期限的规定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