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0-06
我国刑诉法规定,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被害人指的是在刑事诉讼中,其人身和财产等正当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并以此为基础参与诉讼,请求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
刑事被害人具有以下特征:
被害人的身份与加害人相对应,但并非所有被害人都能被视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只有当加害人的侵害行为触犯刑律并构成犯罪时,才能被称为刑事诉讼意义上的被害人。
被害人必须是直接受到加害人犯罪行为侵害的人,而不是那些受到犯罪行为间接侵害的公民和社会组织。
被害人可以根据我国刑诉法规定行使追诉权和其他诉讼权利,控告加害人的犯罪行为,并合法地参与诉讼,维护和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综上所述,被害人既是辅助控诉人,也是证人。
作为辅助控诉人,被害人不出庭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权利;作为证人,被害人不出庭则会妨碍公正审判。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被害人出庭参加诉讼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被告人主张质证的诉讼权利时更加突出。
首先,被害人出庭参加诉讼可以当庭与被告人对质,使法官对证据的审查更加客观,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从而使司法机关能够准确判断责任和量刑,并做出合理的判决。
其次,被害人出庭参加诉讼可以及时化解矛盾,使其尽快走出犯罪带来的阴影,减少或避免长时间的诉讼和上访,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保障被告人的权益。
再次,被害人出庭参加诉讼可以弥补我国法律和制度上的不足,有利于完善法律和制度,增加司法的透明度,树立“实体与程序并重”的法治理念,并通过可见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
最后,被害人出庭参加诉讼可以使法庭成为民众亲近司法、了解司法的普法课堂,案例的生动教材可以教育公民努力提高法律意识,做到守法遵纪;同时也可以激发公民积极与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勇气,更好地预防和打击刑事犯罪。
因此,在必要时,被害人应当出庭参加诉讼。
尽管被害人出庭参加诉讼具有深远意义,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大部分被害人在诉讼中往往被扮演成证人的角色,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制约,导致被害人在司法实践中极少出庭参加诉讼。总结起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并未被赋予当事人的地位,这在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在内,都是如此。对于受限制的自诉案件,国家在刑事司法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刑事诉讼既要惩罚犯罪,也要保障人权。在追诉犯罪过程中,人们往往关注保障被告人的法律权益,而忽视了被害人合法权益的维护。
首先,与民事诉讼相比,刑事诉讼缺乏庭前答辩制度。法官很难在庭前预测争议焦点,缺乏准备,一旦被告人要求与被害人对质,法官就面临效率和公正之间的抉择。其次,缺乏对证人出庭的经济补偿制度和强制证人出庭的相关规定。被害人或证人出庭没有补偿,不出庭就没有惩罚依据。因此,无论是检察官还是法官都难以要求被害人出庭。最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明确界定了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类别,这使得大部分被害人被排除在外。
由于路途遥远或出于私利的考虑,被害人出庭可能增加诉讼成本和经济负担,而被告人所要赔偿的损失远远低于此。另外,被害人可能考虑到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出庭参加诉讼不仅会影响正常工作,而且得不偿失。还有一些被害人受到强制或威吓,无法出庭。最后,在与性有关的犯罪中,基于传统文化和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认为出庭是一种羞辱。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被告人还是被害人,都应受到平等对待,其诉讼权利应得到法律的保护。面对“被害人出庭难,难于上青天”的现状,进一步完善被害人出庭参加刑事诉讼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鉴此,提出以下建议:
在修改刑诉法时,应规定被害人必须参加庭审,接受询问,并履行法定的权利义务;赋予被害人发表对被告人定罪量刑意见的权利,供司法机关在作出判决时参考;加强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保护,特别是被害人的隐私,对擅自泄密者要追究责任;建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和强制证人出庭制度。在法律修改前,司法机关可以制定过渡性司法解释,满足紧迫需求;或与相关部门尝试探索庭前答辩制度。在司法解释出台之前,可以发挥首长的优势,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向被害人解释利弊,说服其出庭参加庭审,并帮助法庭查明事实。
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普法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院可以通过庭前阅卷或在审理过程中认为被害人不出庭可能影响正确定罪量刑时,大胆行使自由裁量权,依职权通知被害人出庭,即使这与“纯粹的当事人主义”相冲突。如果被害人拒不到庭,一方面,公诉人可以进行庭外调查,辩护律师可以参与和监督;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辩护律师,法院可以进行庭外调查,公诉人可以参与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