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打架没喝酒方打伤另一方是正当防卫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公共安全罪法律知识

喝酒打架没喝酒方打伤另一方是正当防卫吗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5-05

 
113724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喝酒喝多后会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例如随意对人进行殴打、破坏公共财物、对女性实施强奸行为等,那么喝酒打架没喝酒方打伤另一方是不是正当防卫?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喝酒打架没喝酒方打伤另一方是正当防卫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喝酒的一方对他人实施殴打行为的,没喝酒的一方将喝酒方打伤的,如果是在合理限度范围内打伤对方的,是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如果在进行正当防卫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那么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然而,如果正当防卫的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并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情况,并不属于防卫过当,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三种特殊假想防卫的处理情形

(一)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的侵害行为实施防卫的处理

对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的侵害行为,是否可以实施防卫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考虑。如果防卫人明知侵害人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一般情况下不能实施防卫,但可以采取紧急避险的措施。如果防卫人并不知晓侵害人是无责任能力的人,在遭受侵害时出于防卫意图进行必要的反击,这种情况应当作为假想防卫处理。

因为无责任能力人的侵害行为并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不法侵害行为。刑法规定的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有罪过或过错的行为,只有这种行为才会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而无责任能力人的侵害行为,要么是因为年幼无知(不满14周岁的人),要么是一种生理上的病态反应(严重精神病患者)。这种行为不能成为法律否定评价的对象,也不能成为正当防卫的对象。行为人将这种侵害行为误认为是不法侵害行为,显然不能构成正当防卫,只能作为假想防卫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到对方是无责任能力人而没有预见,主观上有过失,客观上造成了严重后果,则应以过失犯罪论处。如果行为人不可能预见到侵害人是无责任能力的人,主观上没有犯罪过失,属于意外事件,那么就不承担刑事上的责任。

(二)互为假想防卫案件的处理

互为假想防卫的双方在客观上都不是不法侵害行为,但在主观上却都认为对方的行为是不法侵害,并出于防卫意图进行反击,造成了严重后果。例如,某便衣警察在某公司门口执行抓捕任务时,误将从公司门里出来的公司会计当作对象上前进行抓捕,而公司会计身带现金去银行存款,以为有人抢劫,警察则认为是人犯抗拒抓捕,双方发生冲突,结果会计将警察打成轻伤,警察开枪将会计击成重伤,这是比较典型的互为假想防卫的案件。

无论是会计还是警察的行为都不能被视为正当防卫,因为双方都误解了对方行为的性质,以为对方是在实施不法侵害,因此进行反击。当然,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责任主次、过失大小,妥善处理。对于存在犯罪过失的一方,应以过失犯罪追究责任。对于属于无法避免发生错误的意外事件的一方,即使造成严重后果,也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三)假想防卫性质发生转变的案件处理

在实践中,假想防卫常常会因为对方的声明、表白或他人的解释等原因,使假想防卫的行为人弄清事实真相、消除主观上的认识错误。此时,如果假想防卫的行为人及时停止了“防卫”行为,则其行为的假想防卫性质不变。但如果该行为人继续进行反击,将错就错,那么其行为的性质就由假想防卫转变为故意侵害行为。如果造成了后果,就应以故意犯罪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1. 防卫过当杀了人会判死刑吗
  2. 定罪免处会当庭释放吗
  3. 防卫过当轻伤二级的量刑标准
  4. 正当防卫可免除治安处罚吗
  5. 正当防卫杀人会判多久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相关法规中嫖娼处罚标准
  2. 冒充警察行为的法律性质
  3.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4. 辱骂警察是否构成妨害公务罪
  5.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